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今後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消息傳出之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提出“延遲退休”有何背景,此舉是否為補養老金缺口?“延遲退休”將會給我們的就業等社會政策帶來怎樣的影響?目前,調整退休年齡是否可行?
眾說紛紜:調整源自養老金“入不敷出”?
延遲退休的消息一齣,社會上討論爭議之聲四起。對於調整退休年齡,不同群體的反應迥異——
對於延遲退休,曾在北京市某鞋廠擔任貨運司機的許文友非常贊成。“我們的工作本身對體力的要求並不大,如果延遲退休,身體也能承受得起,還可以加長工齡,這樣就可以拿到更高的退休金了。”
與許先生相比,廣西玉林市小學教師林小紅則不贊成延遲退休。“小學老師特別累,每天連續幾個小時站著上課,長期下來老師有著各種職業病。如果再延遲退休,身體也許就垮了。”林小紅說。
爭論面前,一種關於養老金缺口的討論蔓延開來: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壓力,我國的養老金是否有缺口,延遲退休政策是否為了彌補這一缺口?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給出的數字,2011年我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已經超過2.2萬億。
對於種種養老金“入不敷出”的說法。7月25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目前養老保險的積累資金到今年上半年已經超過2萬億,總體上說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大於支出,當期不存在基金缺口問題。
對此,鄭秉文也表示,我們目前當期支付的情況還是不錯的,每年養老基金的收入大於支出,每年結余的養老基金都非常可觀。所以當期的支付壓力幾乎是沒有的。
“但是如果要細究當期的養老金結構會看到,每年的巨大餘額中一大部分來自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自我平衡能力較差。因此,長期看,這個制度問題很多,不具備可持續性。”鄭秉文表示。
對於延遲退休是否源於養老金“入不敷出”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表示,延遲退休的必然性,是基於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持續延長和老年負擔代際公平的需要,而不是現在養老金有支付壓力。
“延遲退休是為了緩解養老金的巨大壓力的提法,恐怕是本末倒置的。如果每人平均預期壽命與受教育年限不延長,勞動力供求未發生新的變化,即使養老金入不敷出,也不應當延遲退休年齡;反之,即使是養老金有結余也應當延遲退休年齡。”鄭功成說。
養老金問題引發社會熱議的背後,人們對於我國進入老齡社會,以及對於將要面臨的養老壓力的擔憂不謀而合。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