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建議,可以對北京常堵點,比如國貿、中關村、鳥巢、工人體育館等地段進行車流量的評估,在哪些時段、哪些路段會產生多少車流,單雙號限行後,車流量會減少多少,交通部門應提前做好預測,這樣可增加實施的可行性。陳艷艷表示,除行政指令方式外,利用經濟杠桿也可緩解局部地段擁堵。比如,在常堵點收取擁堵費,國外不少國家採用這種方式,但需要考慮的問題比較多,實施起來較複雜。
□其他
交通擁堵指數同比提升10%
受開學、國慶節等因素影響,每年9月是全年最堵的月份。昨天,市交通委表示,在各部門共同努力下,9月未出現大範圍、長時間的交通擁堵,總體運營平穩。但相較于去年同期,交通擁堵指數仍提高10.3%。9月全路網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數6.4,較2010年同期下降15.8%,較2011年同期提高10.3%。其中,第四週工作日交通運作節前特徵明顯,平均交通指數為6.9,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數為8.0。9月25日當日,全市普降小到中雨,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數達9.5。
上月公交客運量達6.4億人次
另外,城六區交通暢通情況同比有所下降,其中東城、西城高峰平均指數處於“嚴重擁堵”等級,朝陽、海淀處於“中度擁堵”等級,豐臺處於“輕度擁堵”等級,石景山處於“基本暢通”等級。公共交通客運量穩中有升。今年9月份公共交通客運量為6.4億人次,同比增長4.8%,其中公共電汽車客運量4.3億人次,同比增1.4%,軌道交通客運量2.1億人次,同比增12.5%。(記者黃海蕾)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