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官員形象危機2012報告》:被查貪官95%有情婦

2013年01月09日 09:07 來源:光明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2年,官員形象危機處於高危狀態,危機事件高發、易發,官員形象的形勢更加嚴重,社會負面影響增多。”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鈞主持的《官員形象危機2012報告》即將發佈,他說,新媒體時代下資訊傳播的速度和廣度都發生了變化,官員形象、政府形象的維護都面臨巨大挑戰。

  《官員形象危機2012報告》列舉了村幹部、基層官員、高層官員、執法官員以及準官員五個高危官員群體,將其面臨的五大形象危機描述為:不雅事件成貪官標簽,露巨富觸犯公眾,“被牽連”事件有增無減,“誤傷”、“惡意中傷”增多,“被假冒”成為新焦點。

  唐鈞說,當政府直面公眾時,公眾也在博弈政府,這時就產生了政府形象與民意思維的碰撞。政府形象存在著“得分難”、“失分易”的特徵;而民意思維存在著主觀判斷嚴重、非主流意識抬頭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若要提升形象,則需積極引領社會和公眾,學會如何去妥善協調糾紛和矛盾。

  “桃色新聞”引起輿論關注

  記者:許多網友戲稱“反腐靠二奶”。在官員形象危機中,不雅事件佔據了什麼樣的地位?

  唐鈞:從2012年的情況來看,經網路曝光影響較大的官員不雅事件達10多起,並且11、12月的數量呈“井噴”態勢,這兩個月內就有6起之多。而另據統計,在被查處的貪官中,95%都有情婦,腐敗的領導幹部中60%以上與“包二奶”有關。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官員不雅事件處理的基本路徑,是通過極具眼球效應的“桃色新聞”引起輿論關注,形成社會倒逼,從而導致紀檢部門介入調查,最終牽出官員的一系列貪污腐敗、違法違紀問題,從而落馬。

  2012年的最大特點是,隨著社會倒逼的加劇,從官員不雅事件被曝光到官方公佈處理結果的速度越來越快。其中,雷政富事件中,從不雅視頻曝光到他被免職只用了短短63個小時,網友戲稱其為“被秒殺的區委書記”。

  案例回顧

  重慶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因不雅視頻,被免職接受調查新疆烏蘇市公安局局長齊放包養姐妹當情人,免職接受調查

  權力家庭化 子女、配偶炫富

  記者:五大危機產生的根源在哪?唐鈞:除“被假冒”以外,其他四大危機從本質上講還是官員自身所導致。以“露巨富”為例,2012年8月以來,僅廳級幹部被曝“露巨富”者已有4人。其所露巨富單件物品價格多在10多萬元,作為個人有相當一部分金額過億,遠遠超出普通群眾的生活水準。

  除官員自己外,2012年官員親屬事件與往年相比也有上漲。官員配偶、子女的炫富行為以及違法亂紀行為,之所以屢屢造成形象危機,根本原因在於它突出了社會“不平等”,它營造出“權力家庭化”、權力代際轉移的錯覺,造成民眾心理落差。

  而對官員財產的“人肉搜索”,則說明瞭現在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去年,福建、湖北、甘肅相繼爆出“露名錶”事件;廣東番禺“房叔門”事件後,一個多月內,廣東多個城市和山西、山東、浙江等省也出現類似事件。

  案例回顧

  “房叔” 廣州市城管局番禺

  分局政委蔡彬

  因擁有房產22套,被雙規、立案查處“房妹”之父 鄭州二七區房管

  局局長翟振鋒

  全家每人雙戶口、名下共29套房被立案調查、被刑拘

  假冒官員、軍官案件多發

  記者:與往年相比,2012年官員形象危機有什麼新的特點?

  唐鈞:“被假冒”帶來的危機與以往相比有所增多,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斂財金額大、假冒級別高、手段越發惡劣。就2012年的情況而言,假冒高級官員的現象非常嚴重。已統計到7個省市發生假冒廳(局)級和廳(局)級以上幹部、軍區司令或國際組織官員,同時還有多起假冒國家領導人親屬、秘書的案件。而在這些案件中,假冒的級別和假冒所得呈正比關係。

  而一些人為了出位、為了獲取社會知名度而假冒官員,甚至是假冒“問題官員”。自2012年1月“吉林市駐京辦職員”高悅兒事件起,多名女子假冒政府工作人員、軍官和警察,利用微博炫富、發艷照、說“雷語”,對有關部門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這些部門的社會公信力。

  案例回顧

  “吉林市駐京辦職員”高悅兒

  微博展示奢侈品

  吉林市:查無此人 身份造假“總參一姐任婕”

  自稱27歲副師級上校

  證實假冒軍人 被刑拘“二炮文工團劉園園”

  自曝酒駕、號稱“美得驚動黨”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