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北京,或許可以更好地看世界,”一位海外媒體記者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如此留言。中國兩會,採訪的外國記者超過千名,他們為何而來?
“改革”“調整”“轉變”,在海外媒體關於兩會財經熱點的報道中,這類動態詞彙頻頻出現。全世界都在琢磨,擴大內需、新型城鎮化、創新驅動……中國經濟社會未來的這些新變化,對全球究竟意味著什麼?
中國經濟擴內需——新的全球經濟活力
“要堅定不移地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對於中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華爾街日報》給出如下解讀——中國政府決心將出口導向型經濟轉向內需拉動型經濟。
當前,一個全球共識是:發達市場高消費、新興市場高出口,發達國家高負債、新興國家高儲備的舊有世界經濟迴圈存在嚴重失衡。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供”,外國“求”的模式難以為繼。
兩會傳遞出的政策資訊預示著,中國將進一步通過政策引導,大力開拓內需,在自身努力轉變發展模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同時,為世界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創生更多全球紅利。
中國需求帶動其他國家對華出口,出口拉動這些國家經濟增長,增長又使這些國家產生對中國產品新的需求,中國因而得益並促生更多對外需求……在國際投行高盛的分析中,世界經濟有望形成一種基於“中國需求”的新迴圈。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