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謝正軍
“本屆政府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只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日前,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見面會上,對“三公”問題的“約法三章”振聾發聵,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與民意中國網,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7665人,進行的題為“你關注總理的‘約法三章’嗎”的即時線上調查顯示,80.5%的受訪者認為總理“約法三章”有助於提升新一屆政府的公信力,71.3%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國家設立“三公消費”的舉報平臺,願意做義務監督員。
“治理‘三公’問題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幾年政府改革的重頭戲”
總理此次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講話,讓廣州市民陳易(化名)印象最深的,就是總理的“約法三章”。她說,當她看到身邊的政府大樓一個比一個豪華、一些政府部門開會都要去五星級酒店,她覺得這個“約法三章”太及時也太必要了。“現在,越來越多老百姓的眼睛都盯著政府的各種消費,如果再不改變,官民之間的不信任只會越來越嚴重。”
“總理此次‘約法三章’的表態,算是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但是,任何政策關鍵都在執行,相信總理不會讓我們再等上一個五年。”陳易說。
調查顯示,80.5%的受訪者直言,總理的“約法三章”有助於提升新一屆政府的公信力,其中42.0%的人認為作用很大。
湖南省湘西州行政學院副院長、中南大學教授鄧聯繁分析,此次的“約法三章”與以往中央政府關於“三公”問題的表態,有著明顯的區別:首先,不再只是轉述,而是向全國人民所做的一個承諾;其次,剛性十足,明確表示只減不增,劃了一條誰也不能碰的“高壓線”;第三,視野更開闊,除了傳統的“三公”領域,政府樓堂館所與財政供養人員也被包括進來;第四,在時間上明確限定為“本屆政府內”,這說明未來幾年政府將會對“三公”問題常抓不懈;最後,更加注重落實,明確表示要“中央政府帶頭,一級做給一級看”,這顯然更有利於“約法三章”落到實處。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小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總理將關於“三公”問題的“約法三章”,放在他擔任總理一職後面對公眾、面對世界的第一場大會上來講,足見他本人以及新一屆政府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這表明,在新一屆政府任期內,治理“三公”問題不再僅僅只是政府的日常管理工作,它更像是一個宣言,一個新一屆政府對老百姓的承諾。“治理‘三公’問題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幾年政府改革的一個重頭戲。”
63.3%的人認為“約法三章”執行中可能遇到較大阻力
一方面,新一屆政府對治理“三公”問題的態度堅決;另一方面,以往對“三公”問題的治理經驗也顯示,新一屆政府在這一問題上仍然面臨著很強的阻力與巨大的挑戰。
以清理政府機關樓堂館所建設項目為例,早在1988年6月,國務院就曾發出關於清理樓堂館所建設項目的通知,之後更是不斷重申與堅決治理。儘管如此,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於2011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2%的受訪者認為當下政府大樓的“豪華病”依然嚴重,僅2.7%的人表示居住地的政府大樓“簡樸”。
本次調查中,63.3%的受訪者也認為,總理“約法三章”要得到切實執行,可能會遇到較大的阻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公’問題是長期積累下來的頑疾,想要真正治愈,難度一定不會小。”楊小軍告訴記者,對於總理的“約法三章”,公眾應該同時保持信心和耐心。總理的表態很堅決,相信不久之後相關部門也會出臺具體措施,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各級、各地政府貫徹、落實的實際效果。
71.3%的人表示願意做義務監督員
調查顯示,高達72.7%的受訪者認為總理“約法三章”態度堅決,但真正實行起來,還需要更多的制度保障。71.3%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國家設立“三公消費”的舉報平臺,願意做義務監督員。
對於制度保障的具體措施,受訪者首選“從中央政府起層層帶頭示範”(60.3%),其次是“政府預決算公開”(54.4%),第三是“‘三公消費’帳單應向社會公開”(54.2%)。其他還有:“預算編制應細化到各個單位與具體項目層面”(46.7%),“建立公眾監督舉報平臺”(44.9%),“問責制度要跟進”(42.8%),“每年應確定‘三公消費’縮減目標”(42.2%)等。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張光告訴記者,要保證總理的“約法三章”得到切實執行,有關部門一定要儘快將其落實到法律法規或行政命令等具體條文上。這些條文一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讓基層政府鑽不了空子;另一方面,也要讓老百姓能看得到、看得懂,能拿著條文去觀察、對照並監督。
“從長遠來講,應該對官員的績效評估體系進行改革,著重考察官員主政期間預算劃分與支出情況,比如在‘三公’上支出了多少、在民生項目上支出了多少。嚴厲問責那些在‘三公’上大量支出不必要資金的官員。”張光說。
鄧聯繁指出,落實總理的“約法三章”應該有兩個基本的支撐點:首先是要完善制度建設,既要繼續細化《機關事務管理條例》,也要儘快修訂《預演算法》等法律,編織規範“三公消費”的嚴密法網;其次,對於“三公”問題來說,公開是監督形式,同時構成了進一步監督的基礎,應下決心建立“三公經費”的公開制度,在今後的預算公開中積極回應大眾對“三公”問題的強烈關切。“我們既要治理政府‘三公’問題,也要治理公立高校等企事業單位的‘三公’問題,不留死角,防止政府‘三公經費’不當轉移。”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建議:首先要改變政府預算的編制方式,應細化到二級單位與具體項目;其次,預算公開不能只是在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之後對公眾公開,編制過程和執行過程也應公開;最後,需要儘快建立單一國庫制度,取締財政專戶為代表的各部門的“小金庫”,將政府財政支出置於嚴密監督之下。
“治理‘三公’,關鍵在於從根子上去掉各級政府想要增加‘三公經費’的衝動。”楊小軍表示,比如對於公車消費,就需要進行公車改革,真正減少公車數量;對於公款吃喝,應該明確紀律,切實減少接待的頻率與標準。“正如總理所言,這些都需要政府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真正在自己身上動刀子,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與政府職能轉變。”
[ 責任編輯:黃艷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