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澳資訊統計的數據顯示,252家帶“國有”背景的上市企業,2012年報中公開披露的業務招待費一項,總計65.25億元。
其中,建築和製造類企業成為當之無愧的招待費之最。在業務招待費過億的國有企業中,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建築企業,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等製造企業名列前茅。而在資源類企業中,五礦發展、中金黃金、上海能源、上海電力、攀鋼釩鈦等企業的業務招待費均超過了千萬元。
業務招待是“潛規則”
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規定,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等活動中,用於接待應酬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對外聯絡、公關交往、會議接待、來賓接待等所發生的費用,通俗地理解差不多就是吃飯、送禮等內容。
我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營業收入)的0.5%。
中國鐵建發佈公告稱,相較于去年4843億元的營業收入而言,公司業務招待費佔比為0.17%。雖然沒有超過上述規定,但公司坦承,這一絕對數額確實偏高,並表示今後將把控制業務招待費增長作為重要的管理指標,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按照業務招待費與營業收入比例計算,中國交建和中國水電均為0.26%,而中國北車為0.17%。
雖然基本上控制在0.5%以內,但與上一年相比,多家企業的業務招待費用已大幅增長。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去年的業績增幅並未出現令投資者滿意的結果。
去年花去7.8億元招待費的中國交建,主營收入2962億元,同比微增0.29%,凈利潤同比增速僅3%,招待費用增幅卻高達兩成。對此,中國交建並未在年報中給出原因。中國交建投資者關係處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此事不便作答。
數據顯示,葛洲壩凈利潤同比增速0.78%,遠低於招待費用的增長幅度;中煤能源,業績則出現了同比下降;五礦發展更虧損近4億元。
對於招待費用大幅增長的原因,各上市公司給出的解釋均比較含糊。中國北車、葛洲壩均表示,公司業務規模的增長導致管理費用相應增加。至於具體原因,葛洲壩方面告訴記者,一切以公司的公告為準。
東風汽車的業務招待費為1500多萬元,該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業務招待費佔其總營業收入的0.08%,其中包含了旗下十幾家子公司上報的數額。他坦言,東風汽車的業務招待費主要是行銷業務板塊,“客戶比較多,平時招待的費用也比較多,但相比較而言,我們的業務招待費算是很低的。”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商業機會,往往會在關係網上大筆投入,業務招待可以說已是‘潛規則’,不論國企還是私企都是如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規模越大,業務越龐雜,業務招待費越多,在業內是不爭的事實。”
中信證券分析師唐原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業務招待費在當下很難界定,從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概念模糊的‘箱子’,既可以裝進業務招待的必須消費,也可以裝進奢侈消費、過度消費。業務招待費不用像三公經費一樣公佈細節,總之它意味著不透明。”
《中國經濟週刊》了解到,關於國有企業業務招待費的公開問題,只在由監察部、國家經貿委、全國總工會等部門于1998年聯合發佈的《關於國有企業實行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等重要事項向職代會報告制度的規定》中提及。
另外,在企業所得稅實施細則以及中國的會計準則中,對於業務招待費也有一些零星的規定,但涉及到業務招待費公開的內容極為少見。
“雖然關於業務招待費目前有所爭議,但在沒有違法的前提下,難以對二級市場造成影響。”某券商建築行業分析師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雖然一些建築業公司業務招待費較高,但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很低,並且沒有出現明顯變化,從一個企業正常開支來看,並不會影響市場對此有所爭議從而導致股價的震蕩。落實到二級市場表現上,業績支撐才是關鍵。”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