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初步核算數據,2013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480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圖為世界上最長最寬的多塔斜拉橋——嘉紹跨海大橋竣工。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資料圖片)
7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交流對當前國內經濟運作及世界經濟形勢的看法。李克強指出,應對當前錯綜複雜局面,要正確認識發展大勢,堅持穩中有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保持經濟平穩運作。我們看到,當前中央政府正在穩中求進中營造我國轉型升級良好環境。
事實上,這一連串的“穩”字頗有深意,穩定不是不動,穩定更不是放慢改革,而是傳遞出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將統籌施策、短長結合,將穩增長、保就業、防通脹,與調結構、促改革的中長期措施相結合,使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為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近期公佈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6%,運作總體平穩,還在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範圍之內。經濟增長平穩,就業總體穩定,收入增長平穩,消費價格總體穩定。上半年GDP增長7.6%,是能夠接受的比較合理的區間。我們要科學看到GDP指標,因為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大,現在7.5%與過去的7.5%其內涵不同,難度也不同。因此,7.6%也屬於快速增長,這個數字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是比較高的。
為什麼要強調經濟增長要在合理區間,根本的就是要保就業。而要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穩定增長,就需要我們政策穩定、預期穩定,就需要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把穩當前、利長遠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嚴禁出現“彈簧門”現象,就需要激發包括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的活力,發揮好市場主體的作用。當然,我們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不是放任市場不管。
我們應該看到,穩增長與調結構並不對立,恰恰相反,兩者之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刺激一下,可能對短期拉動經濟會起一點作用,但不可能解決中國發展的長遠問題。相反,我們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消除產能過剩、推進新興產業和服務貿易產業發展,將為未來中國經濟的平穩增長奠定紮實的根基。
我們應該看到,我國經濟增長的空間還很大,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還有許多課要補。比如,我國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過程,將釋放巨大市場需求,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高鐵長度與美國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的服務業佔GDP的比例還有巨大提升空間,我們的養老服務離滿足百姓需求還有很大缺口,等等。這無疑都是我們新的增長潛力。
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經濟面臨轉型升級發展中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堅持穩中有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保持經濟平穩運作。提出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體現出決策層的智慧、勇氣和科學的創新調控思路,這一成績也必將進一步增強市場的信心,堅定改革者的決心。
由此可見,既穩發展利當前、又調結構利長遠,這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充滿智慧的選擇。
[ 責任編輯:朱煉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朱煉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