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步履正鏗鏘
建設絕對忠誠、善謀打仗、指揮高效、敢打必勝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摘自習主席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上的訓令
年終歲尾,盤點工作,我自己都大吃一驚,改革這一年來,戰區上下聚焦主戰、圍繞中心開展工作,事務性工作大大減少,我們處今年只打了4個閱批件。
聚焦主戰的事做加法,偏離打仗的事做減法,專司主營給我們帶來了“幹正事”的喜悅。一年來,儘管大家也很忙,可每一個人都勁頭十足。如今,戰區上至將軍下至士兵,穿迷彩服、蹬作戰靴成為常態;官兵輪流奔赴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心無旁騖擔綱作戰值班,見縫插針搞演練推預案,專司打仗成為最強音。
就連過去相對冷門的外出學習培訓,也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大家爭先恐後報名參加聯指參謀培訓,唯恐能力素質跟不上趟。前一陣子我粗略統計了一下,近一年來,戰區機關學習訓練時間竟達到了120天以上。
更讓我高興的,還是聯合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了。還記得戰區組建伊始,我剛從原瀋陽軍區到北部戰區任聯合訓練局某處處長,就遭遇了一件尷尬事:一天,一名海軍參謀報給我一份文書,我發現他在表述坐標時,前面多了一個“位”字,沒多想便用紅筆給標了出來,還告誡他起草文書要細心。
可沒想到,參謀告訴我,坐標前加“位”是海軍通用做法,再對表《軍語》,我羞愧不已。尷尬之餘,我陷入了更深的反思:過去我們也搞聯合,可總局限于“一年一度”“坐在一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卻很難“一年四季常態聯”“心與心聯、芯與芯聯”。
如今,這些原本難以逾越的鴻溝,在戰區悄然消失了。“我們來自各軍種,但聯合是唯一身份。”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講臺上,大家輪流登臺授課、傳經送寶;工作中,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演訓中,大家聚焦聯合、發揮所長,齊心協力上演一幕幕“聯合活劇”。
前不久,我們處參與籌劃指揮一場聯合演習,大家分工負責、攥指成拳,既發揮熟悉各自軍種部隊的優勢,又牢牢把握聯合作戰這條主線,很好地完成了演習任務。
看到戰區茁壯成長,作為第一代戰區人,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驕傲,相信在不久的明天,戰區的體制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本報記者 劉建偉、特約記者 石 榴採訪整理)
轉型發展氣象新
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推進陸軍轉型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摘自習主席視察陸軍機關時的講話
我清晰地記得那是2015年12月25日,原單位領導找我談話,告知組織調我赴北京新組建的陸軍領導機關任職的決定。
“堅決服從!”雖然剛安頓好的小家又要面臨新的分離,但我沒有任何猶豫。第二天下午,我和原軍區機關的10余名同志帶著進京趕考的心情,一同來到了陸軍機關高井營區。一下車,就感受到了北方冬季寒風的刺骨,看到了久違的雪花。
天很冷,但大家的心都是火熱的。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各自辦公室。辦公室雖小,其中卻臥虎藏龍,一群大校、上校、中校,都是原總部、軍區、院校的精英。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現在都是陸軍機關的一員,紛紛脫衣挽袖,你掃我拖,一會兒工夫就把辦公室收拾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
健全組織、轉隸交接、建章立制、工作籌劃……陸軍機關成立之初任務壓茬、接續推進,白加黑、5加2成為常態。但大家毫無怨言,身處改革強軍的大時代,那就是一個字:幹。犧牲點個人的“舒適指數”,換來陸軍轉型建設的“發展指數”,值!
今年,我們局的一件大事就是負責籌備陸軍機關正規化建設研討會。這是清晰勾畫陸軍機關未來建設藍圖的一次重要會議。
按常理,準備首長的講話材料肯定必不可少。可咱左等右等,一直等到離開會還剩一週的時間首長也沒安排相關事宜,沉不住氣跑到首長辦公室一問,首長就說了3個字:“自己寫。”首長的稿子真短,就薄薄幾頁紙;真實,全是幹貨;真新,都是接地氣的話,咱還真是寫不出來。
研討會如期召開,日程緊湊,連夜晚都利用上了。經過逐字逐條審核,233條機關權力清單,初步構建起機關權力運作鏈條“明責-授權-立規-問責”的閉合回路,為陸軍未來建設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也讓我們感到大半年的辛苦調研沒有白白付出。
見微知著,陸軍機關近一年來的可喜變化讓人歡欣鼓舞,作為一名軍人我深以為傲。改革的大幕已經開啟,儘管未來的挑戰依然嚴峻,但從這裡,我能聞到一支軍隊換羽重生的氣息,參與其中,我熱血沸騰。
(本報記者 錢曉虎採訪整理)
改革·基層視角:“元年”變化多
劉志紅近影。
有了新稱呼,穿上新軍裝……今年是火箭軍建設元年,軍營處處是變化。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實戰化訓練強度、力度更大了,從靶場到戰場的距離更短了。
成就感更強了。今年是我當營長第3年,也是最忙最有成就感的一年。從野外駐訓到跨區機動,從實兵演練到實彈發射,今年全營創下在陌生地域訓練近7個月的歷史紀錄,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
兩個月前那一幕,是對我們連續征戰的最好回饋。初秋戈壁,隨著我一聲“點火”命令,指揮號手沉著冷靜按下發射按鈕,導彈呼嘯升空,精準命中靶標幾何中心。指揮部評判,在貼近實戰條件下,我們打出了該型導彈歷史最佳精度。
硝煙味更濃了。今年5月,我營跨區挺進東北參加紅藍對抗。對於我來說,拿下那個老對手不在話下。不承想,這次部隊剛抵達,轉運卸載物資時,便遭“藍軍”特戰分隊打擊。全營倉促應戰,“損失”過半,最終錯過發射窗口。復盤推演時,我帶頭檢討:“打破以往演練的慣性思維刻不容緩。”
問題意識更強了。9月底,我一返營,便接到旅召開實戰化訓練梳理診斷會通知。與以往演習歸來數成績不同,大家主動把自己擺進去,分析原因、共同研判,揪出100多個問題,並明確權責,掛號銷賬。我想,正因為這樣復盤檢討式總結已成常態,今年全旅才能在40余次演訓和實彈發射任務中,次次交上優秀答卷。
說一千道一萬,戰鬥力是檢驗改革成效的最好標準。這不,前幾天,我參加旅黨委實戰化專題議訓會,大家一門心思研究如何結合單位新使命、武器新特點、部隊新情況,研練制勝新戰法訓法,推動實戰化訓練實些再實些。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