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三步走”到“兩步走”,我們這樣走過……

2017-10-24 10:0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三步走”到“兩步走”,改變的是提速增效,不變的是民心所向。從“三步走”到“兩步走”,我們和偉大的祖國一起走過。

  1 

  


  想想想!“美好生活”會是啥樣? 

  1987年,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 

  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

    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準。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每人平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30年過去了,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第三步”也且行且近。

  在這個基礎上如何繼續前進?

  十九大報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 

   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在普通民眾的心中,未來30年,我們生活“美”成啥樣?

   

  更炫酷 

  更多“中國創造”將衝在世界科技最前沿。越來越多的網民在興致勃勃地猜測,高鐵、移動支付、共用單車、網購“新四大發明”之後,下一組“新四大發明”是什麼?

  有科技人員認為:從追隨到引領,未來,我們前進的每一步,可能都是世界的第一步。

   

  更自在 

  當科技深度支撐生活,大家的腦洞也可以無限大。“上午在家打理果園,下午在北京看球賽,晚上就可以在歐洲喝咖啡。”

  當高鐵、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當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想去哪兒真的能夠“說走就走”。

   

  更幸福 

  不再擁堵、不再奔波、不再怕老、不再愁錢,30年後“天下無貧”,當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人們期待可以甩掉困擾當代人的各種煩惱,迎來自我價值充分現的黃金時代。

   

  2 變變變!30年我們曾走過

    1987-2017,30年,我們國家一步一個腳印,把許多“小目標”逐一收入囊中。

  筋骨更硬了 

  經濟蓬勃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1987年的約1.1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核心競爭力強了,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底氣更足了 

  在強勁筋骨的同時,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打通民族復興的“任督二脈”,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

  僅在過去5年就推出了1500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內在更實了 

  祖國的發展變化,最終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上。錢包鼓起來了,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達到23821元。

  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顯著改善,祖輩們嚮往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小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四大件”變成了手機、電腦、汽車、房子。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期待,但變化有目共睹、感同身受。

   

  3 來來來!未來30年我們埋頭苦幹 

  沒辦法,“小目標”根本停不下來!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然後,我們將開啟30年的“兩步走”戰略,實現“強國夢”。 

  聽大家怎麼說:

  撲下身子埋頭苦幹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一些貧困地區幹部說,他們將精準精準、再精準,針對致貧原因“對症下藥”,把產業扶貧入戶,聯合金融扶貧、社會扶貧、健康脫貧等,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制定防止返貧措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擼起袖子加油幹 

  “農產品一定要吃得健康!”安徽省小崗村種糧大戶程夕兵說,他將堅持適度規模經營,與科研院所合作,在生態農業上下功夫,同時運用物聯網、無人機等,完善從種植、收穫、加工到餐桌的產業鏈,把品牌農業做大做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甩開膀子入心幹 

  “安全與服務一個都不能少!”十九大代表、上海鐵路局合肥站黨委書記李昌勤說,他們將把人防、物防、技防有機結合,強化安全保障體系,建立突發應急處理機制,確保絕對安全;同時以旅客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和方法,做好智慧服務、溫馨服務、便民服務。

  邁開步子奮力幹 

  “要走就走在全球最前沿!”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四川省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說,他將用好科學方法和創新平臺,確保科研成果能夠保持全國、全球領先。“我想,未來地震發生前,更多老百姓能夠提前收到警報,能把各種災害防範工作做得更好,這就是我們該去做的事情。”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雄安新區 

  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齊心協力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齊心協力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