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世界被懟回,華盛頓須記住教訓
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21日通過了反對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的決議。128個國家對這項決議投了贊成票,9個國家投了反對票,另有35個國家投棄權票,21個國家沒有投票。
華盛頓近日連續發出威脅,表示美國將記住每一個投票反對美國的國家,警告那些希望獲得財政援助者,如果它們亂投票,美將省下給它們的錢。就在聯合國投票之前,美國代表黑莉在大會發言中再次重申了這一威脅,表示投票結果將改變美對聯合國和一些國家的態度。
華盛頓如此高調的威脅似乎起了一定作用。過去涉及巴以衝突的聯大投票,有過只有美國和以色列兩個國家投反對票的時候,而這一次投反對票的國家是9個。另外,這一次投棄權票和沒有投票的國家數量也比以往多。
然而如果仔細看投票結果,就會發現,與美國和以色列同投反對票的那7個國家大多是中美洲和南太小國(其中5個是臺灣“邦交國”),它們對世界事務無任何影響,同時高度倚賴外部援助。投棄權票和沒有投票的國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加拿大、墨西哥、菲律賓、澳大利亞,它們中的前兩個是美國的鄰國,也是北美自貿區成員,後兩個是美國的盟國。另外,羅馬尼亞、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也投了棄權票。
除美國外的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包括“金磚五國”、歐盟主要國家,還有日本韓國都投票支援了聯合國決議。所有伊斯蘭國家也都投了贊成票,其中包括接受美國援助最多的埃及等。從比例上看,投贊成票的128個國家相當於聯合國193個成員國的2/3,從人口上看,這些國家佔了全人類的大約90%。
這次投票之所以備受全球矚目,美國反覆發出上述威脅起了很大作用。可以說,此次投票做了這樣的測試:當美國卯足勁用它的霸權強行要求別國違心支援或者不公開反對它的一個錯誤主張時,它能做到多少?
測試結果應該很令華盛頓沮喪。可以說,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人口和國家蔑視了美國的恐嚇,抑或不接受美國以這種方式號令天下。這當中既有信仰的問題,也不排除實用主義的權衡。對一些國家來說,讓特朗普政府高興遠沒有比不得罪廣大穆斯林國家更加重要。
特朗普總統在宣佈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搬遷使館的決定時,表示他相信美國這樣做會最終得到理解,並稱這是巴以和平進程新的起點。聯大21日的投票結果不僅證明了美國與世界在巴以問題上的嚴重分歧,而且證明華盛頓圍繞解決分歧的態度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美國原本只是在一個具體問題上不合群,但當強行要求外界迎合它的錯誤做法時,它就進一步在道義上陷入孤立。
美國並非無所不能,更非普世價值的代表,這是華盛頓應從此次聯大投票中得到的啟示。美國存在一些重要的缺陷和局限,它以往的趾高氣昂並未得到紮實的實力及道義支撐。如果華盛頓還未悟透這一點的話,那麼我們想告訴它,全世界已經把這一點看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