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兒科醫生的一天:不怕娃哭怕鬧 不吃喝也接診不完

2018-01-25 08:58:00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兒科醫生晁爽急步走進門診病房,一放下東西,立馬給來訪的記者遞來口罩,“趕緊戴上,這兒全是病毒。”

  全天門診加夜班,她已經連續工作一天一夜了。

  對晁爽和她的同行來說,今冬格外難熬。北京流感肆虐,她所在的清華長庚醫院5位兒科醫生全數上陣,這裡頭還有兩位孕婦。兒科在超負荷運轉。

  某種程度上,晁爽和同事們是在一個“迴圈”中戰鬥——緊缺的兒科醫生越勞累,流失越嚴重,留下的人就更累。

  2017年由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等機構發佈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基礎數據)》(下稱“白皮書”)顯示,最近3年,中國兒科醫師流失人數為14310人,佔比10.7%。當前中國兒科醫生總數約10萬人,卻要服務2.6億0-14歲兒童,平均每2000名兒童才能擁有1名兒科醫生。

  患兒太多,兒科醫生太少。

  “不吃不喝也看不完了。”晁爽說。

  晁爽39歲,做兒科醫生16年了。她說,“實在招不到人,現在的醫學生,我說什麼他們都不願意來了。”

  天天都這樣,家長叫孩子哭

  1月19日早上6點,天通苑的清華長庚醫院已經燈火通明。

  晁爽18日全天門診,當天晚上還繼續值夜班,只休息了幾個小時。但她依舊7點出門,8點查房——帶著患兒的家屬已經等在門口。

  8點半開始叫號。因為分時預約,門外隊不算長,但家長等得心焦,不時進門詢問。

  小男孩3歲,聽診器一塞過來,哇的哭了。

  兒科的哭聲總是連鎖反應,一個孩子哭了,隔壁立馬有更高分貝的回應。

  清華長庚醫院成立不到4年,規模和歷史比不得北京兒童醫院、首都兒研所。但清華長庚醫院是天通苑的首家三級醫院。

  天通苑有常住人口40萬,流動人口30萬。這樣的基數,足以讓清華長庚的兒科常年人滿為患。

  這個冬天,晁爽和同事們每個月的門診量是3000到5000人次。這意味著每逢出診日,她至少要聽80次來自小患者的洶湧、委屈而無助的哭聲。

  兒科又稱“啞科”,孩子不會描述自己的症狀,醫生主要和家屬溝通。但現在的孩子是所有家庭的心頭肉,父母上陣還不夠,有時候陪著的大人有5、6個。

  “孩子好說,大聲鼓勵、連哄帶騙,怎麼都能看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