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出去”到“同創新”——全球化背景下的“海絲”產業新機遇
新華社福州8月13日電 題:從“走出去”到“同創新”——全球化背景下的“海絲”產業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黃鵬飛
走進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全新的造船基地,一片繁忙熱鬧。敞亮的廠房,高聳的吊車,一排全新的海工船舶正在進行設備安裝。
站在公司最新的“明星產品”——全球首制的227米深海採礦船甲板之上,設計項目經理王浩召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該船最大設計作業水深達到2500米,許多結構設計及關鍵設備應用在國內尚屬首例,已經達到了世界深海採礦作業領域的領先水準。
“例如,船上的採礦機器人來自英國,深海提升系統來自美國,礦物處理系統則來自中國四川,船型整體設計方案來自新加坡,我們則進行最後的船舶製造和技術整合。”王浩召表示,該船是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國技術合作結晶。
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企業,其前身為創辦于1866年的馬尾造船廠,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建立的造船企業之一。如今,公司已成為商務部、工信部首批授予的12家“國家船舶出口基地”企業之一。
“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我們的海外訂單量近年來有了顯著增長。”公司董事長李振均介紹,2013年以來,公司向市場交船數量達到50多艘,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船舶超過30艘,佔比超過60%,未來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多,“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僅製造和出口船舶,更與各國開展密切的技術合作,實現了從‘走出去’到共同創新的重要轉型。”
馬尾造船公司的轉型,正是近年來福建積極發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優勢、不斷探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真實寫照。
據福建省商務廳統計,2014年至2017年期間,福建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貨物貿易總額達到2055.5億美元,佔同期福建對外貨物貿易總額的30.5%。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閩新增合同投資額16.6億美元,福建省企業對相關國家投資則達到60.4億美元,累計設立投資項目222個。
“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受益。”福建泉州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說。
創建於福建陶瓷之鄉德化,順美集團是迪士尼、沃爾瑪、可口可樂等品牌的工藝品設計和代工服務商,每年向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陶瓷工藝品。
“通過網際網路和3D建模、3D列印技術,我們的設計師可以和國外同行進行實時交流,共同製作出高水準的產品。”在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鄭鵬飛隨手拿起一隻“鋼鐵俠”造型的模型樣品介紹,這些在福建山區縣生產的產品,很快將會走進歐美國家尋常百姓家。
“我們近年來不斷引進自動化生產技術,致力於改進傳統工藝,目前有50%以上的產品供應給歐美知名酒店品牌。”德化協發光洋陶器有限公司是新加坡外商投資的陶瓷食具及生活用品製造企業,公司管理部經理鄭富垚說,公司從日本進口了多套自動化生產加工設備,並結合德化本地傳統陶瓷工藝,製作出來的食具越來越受西方消費者喜愛。
鄭富垚介紹,通過引進國外設計團隊、針對不同國家市場開展定制設計,如今公司的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僅一個白瓷盤子就可以賣到10美元,已經有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成了協發光洋的合作夥伴。他說:“通過東西方的技術創新和文化合作,讓傳統陶瓷製品再次暢銷全球,這無疑是十分令人振奮的。”
隨著“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全球化合作潮流之中,產業和貿易合作通道的進一步打通,也為更多的港口和城市帶來了發展機遇。
在廈門港,如今已有149條內外貿集裝箱航線通達全球44個國家的138個港口,其中有“一帶一路”沿線18個國家共38個港口與廈門港通航。2017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位居全球集裝箱港口第14名。
在晉江陸地港,南航(晉江)城市貨站項目已打通多條跨境卡車航班一體化線路,共完成國際貨運貨重3752.55噸,僅今年上半年便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29.24億美元,同比增長25.76%。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志平表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5年來,許多企業和城市在對外交流合作中實現飛速發展。作為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和全國郵輪運輸試點示範港之一,廈門港將進一步打通集裝箱、散雜貨及現代物流、郵輪客運、港口建設、項目投資、港口金融等綜合業態,對接廈門始發的中歐班列物流通道,不斷為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