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中國國防預算,莫要太“敏感”!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4日上午11時15分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由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台灣網 尹賽楠 攝)
3月5日,從上午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獲悉,2018年中國國防支出11070億元,2019年國防支出預算11899億元,增長約7.5%,這是我國國防預算連續第四年以個位數增長。
3月4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新聞發佈會上,有外國媒體就今年中國國防費提出問題,如今年中國國防費的增幅會如何,增幅背後有什麼樣的考慮等。發言人張業遂說,保持國防費的合理適度增長是維護國家安全、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需要。中國有限的國防費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不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
每年兩會,中國的國防經費問題都會成為熱點話題。個別人總是抓住機會對中國國防經費的增長幅度大做文章。其實,放下成見,摘掉有色眼鏡平常心看待,你就會看到一個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看待中國國防預算,應多一些欣喜。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堅定走和平道路,中國適度增加國防費,提升國防實力,也是對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
換句話說,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無論建設到何種程度,國防費投入到何種規模,中國始終都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一直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一直以來,中國軍隊都在用行動向世界證明: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
中國一直堅定支援和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目前,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也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中國大約承擔了聯合國維和預算中的10.25%。截至去年,中國已累計派出3.7萬人次軍警官兵參與維和行動,先後參加了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被國際社會譽為“維和行動的關鍵因素和關鍵力量”。
據報道,自2008年海軍首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至2018年以來,10年間中國海軍先後向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派出31批護航編隊,累計完成1198批6600余艘次中外船舶護航任務,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讚譽。
看待中國國防預算,應多一些淡定。一些人高度關注中國國防預算無非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從中國國防預算中分析中國的國防政策、軍事戰略、國防建設規模和軍事實力,二是通過國防預算渲染“中國威脅論”。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干涉別國內政,何來威脅一說?
橫向比較的話,2018年中國的國防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約為1.3%,而同期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國防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都在2%以上,中國低不少。
個別人看待中國國防預算增長,不能手電筒照人,光照別人不照自己,要知道,中國國防預算相比一些其他世界大國這並不算高。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要賊喊捉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看待中國國防預算要淡定。
看待中國國防預算,應多一些理性。非兵不強,非德不昌。這是古訓,也是真理。只有強大的國防才能威懾住強敵,才能維護國家利益,才能活得有尊嚴。在這一點上,每一個國家都不會含糊。
中國的國防預算是符合大國國防建設正當需要的。環顧當下世界,我國的安全環境不容樂觀,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安全危機、戰爭風險增多,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發展利益和政治社會安全面臨新挑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面臨的國家安全壓力並不輕鬆。中國有限的國防費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當我們理性看待中國國防預算時,就會明白,以中國國防預算增長為藉口,炒作“中國威脅論”是站不住腳的,中國適度規模的國防投入完全符合中國人民的發展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