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應遵循“三個堅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更是一個重大實踐課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深入探討。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在實踐中應遵循“三個堅持”,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找準著力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任何國家的經濟體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基礎上的。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不斷以高品質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根本上解決了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享有的問題,其實質就是把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遵循。
堅持新發展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發展理念決定發展道路、發展品質和發展結果,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必須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體現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客觀要求,對我國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貫穿于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之中。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
在新的歷史方位和國際國內環境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要以新發展理念作為引領。一是堅持創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強調協調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保證社會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實踐中要緊緊抓住影響社會再生產的主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協調好供給與需求、生產與消費、局部與全局的關係,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強調綠色發展是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四是堅持開放發展。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強調開放發展就是要解決內外聯動問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五是堅持共用發展。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目的是為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一方面,應著力建設相應的產業體系和就業機制,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應不斷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彰顯公平正義的價值訴求,把“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
堅持問題導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以紮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和行動,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切實找準著力點。
其一,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隨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消費升級已經成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新動能。要不斷提升供給品質和效益,以多樣化、高品質的供給滿足人民的需要,通過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夯實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其二,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佈局,保證經濟體系的順暢運轉。空間佈局影響經濟體系整體效能的發揮,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部門間、區域間協調,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加強區域優勢互補。要優化區域發展格局,逐步縮小地區差距,在協調中拓展發展空間,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其三,切實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水準是經濟體系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表徵,能否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市場和資源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至關重要。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要有國際視野,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大力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