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中國經濟半年報:發力供給側 高品質發展步履堅實
發力供給側,高品質發展步履堅實(數讀中國經濟半年報⑨)
工業產能利用率提高0.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下降0.3個百分點、日均新登記企業1.94萬戶、第三產業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6成——2019年中國經濟半年報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亮點。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國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諸多方面取得新進展,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76.4%和1個百分點:
“三去一降一補”成果鞏固
中國華電煤炭產業部副主任王瑞對本報記者說,過去3年間,中國華電圍繞“去產能”,共完成29戶僵屍特困企業的處置和治理任務,壓減煤炭及煤炭運銷企業43戶。“今年以來,我們著力鞏固去產能成果,加快退出落後產能,下半年還將做好貴州華榮楊柳田等十處煤礦退出工作,預計今年全年再化解煤炭過剩產能375萬噸。”
一系列改革舉措帶來了積極變化,上半年中國華電完成實發電量26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發電裝機1.5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佔40.5%,提高1.2個百分點;銷售收入增長3.9%;資產負債率較年初降低1.42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類似的故事持續上演,“三去一降一補”成果進一步得到鞏固。
產能利用率提升。二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4%,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比2013年以來的平均值高1個百分點;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分別比一季度提高3.4、1.7個百分點。
商品房庫存減少。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0162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76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8.9%。
資產負債率下降。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0%,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
企業稅費成本降低。上半年,重點稅源企業的單位營業收入稅負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比一季度降低0.4個百分點。
短板領域投資增加。上半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教育等短板領域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8.0%和18.9%,分別比全部投資快42.2和13.1個百分點。
“從成效來看,上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相關部門、地區及企業主動抓落實,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成本、補短板等方面力度也在加大,階段性任務取得積極進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1.94萬戶和20.6%:
更多優質企業加快發展
“不破不立”。在張立群看來,破除無效供給的同時,擴大有效供給是重點,應更注重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
在廣西,相關部門今年以來對企業開辦的流程、環節進行重構,將申請人依次向各有關部門提交材料的傳統辦事流程,改造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並行辦理”模式。上半年,廣西新增市場主體28.12萬戶,其中新增企業5.6萬戶,同比增長7.8%。
全國範圍來看,新企業、新動能涌現,活力持續迸發。上半年,日均新設企業1.94萬戶,同比增長7.1%;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7%,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7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0%,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0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4.6%和20.1%。
在北京,誠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目標產品的研發及引進核心技術專家,加速新產品上市的速度。公司研發部總經理童豐對本報記者說:“這些資金主要都來自於減稅降費給企業省下來的錢。對我們這樣中小規模且處於快速發展的公司而言,減稅降費產生了很好的助力作用,效果很明顯。”
以減促增。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的企業數量達5.27萬戶,減免企業所得稅1900億元;重點稅源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5%,增速比一季度回升5.5個百分點;重點稅源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0.6%,比去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
童豐指出,近年來在創新驅動引導及國家政策支援下,公司正全力以赴進行不同層面的創新,啟動創新藥的研發與合作、加大特色仿製藥研發的投入力度、投入使用更多先進設備、創新行銷模式,以此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實現企業快速、可持續發展。
10.71萬億元和22.5%:
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農業銀行江蘇分行推出“稅e貸”,根據企業納稅情況和信用評級確定授信額度,實現涉稅小微信貸業務線上申請、線上審批、線上放款,解決了缺少傳統抵押物的企業擴大經營的資金難題。
無錫通聯物流有限公司就是“稅e貸”的受益企業之一,公司負責人介紹,資金佔用多、有效抵押物少是物流行業的特點,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依靠股東出資和自有資金。“有了‘稅e貸’,我們將納稅數據作為貸款依據,獲得了100萬元的貸款,終於可以擴大接單量了。”
“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得到持續提升。銀行保險機構努力增加有效供給,充分調動信貸、債券、股權、保險等資金,保證融資供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同時優化供給結構,加大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投放,重點滿足製造業和消費升級的融資需求。”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說。
上半年,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9萬多億元,保險業賠款和給付支出6200多億元。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0.71萬億元,同比增長22.5%,增速比上季末高3.4個百分點。前5個月五大銀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全年下降0.65個百分點。
服務實體經濟,更多金融機構在行動。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對本報記者說:“平安普惠正在與平安集團內外的銀行、保險以及具備特定能力的非銀機構一起,為線下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自雇人士提供借款服務。這種‘聚合模式’很好地連接了金融資源和小微人群,對於解決線下長尾客群的問題很有效果。”平安集團旗下成員平安普惠董事長趙容奭向本報記者介紹,截至6月底,平安普惠已服務超過1100萬以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為主的借款人,三線及以下城市覆蓋率超90%。
回望上半年,“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得到鞏固,微觀主體活力不斷增強,產業鏈水準有所提升,金融活水加快流向實體經濟,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
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