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金融業“與世界相擁”帶來了什麼?

2019-08-15 15: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經濟觀察)中國金融業“與世界相擁”帶來了什麼?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作為新一輪開放大潮中的“排頭兵”,近年來中國金融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外資進入門檻逐漸降低。這種敞開懷抱與世界相擁的姿態,給各方帶來了什麼?

  對於外資而言,它帶來的無疑是機遇。

  以中國金融業“老大”銀行業為例,近年來外資銀行在華發展呈現“幾多幾少”:其在華機構數量、經營地域、服務對象、經營業務種類、實現利潤從少到多;同時,中國對外資銀行的限制性規定、審批事項、中外資銀行監管政策差異則從多到少。

  經營環境持續優化,為在華外資銀行大跨步發展鋪平了道路。截至今年4月,共有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的215家外國銀行在華設立了41家外國銀行法人,115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53家代表處,外資銀行營業機構已達982家。2018年,在華外資銀行實現凈利潤24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02年的16倍多。

  不僅市場機構爭相來華“掘金”,重要的全球金融基礎設施也在中國佈局。8月初,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正式在北京成立全資中國法人機構,並以人民幣作為其服務和產品計價貨幣。這是該機構在全球範圍內繼美元、歐元後接受的第三種國際貨幣。

  談及為何看好中國市場,SWIFT亞太及歐非中東區首席執行官何亞倫(Alain Raes)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國際化,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正與國際社會積極加強互動合作,未來中國將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在給全球投資者“派紅利”的同時,擴大金融開放為中國自身帶來的則是成長。

  大到如何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小到怎樣進行投資者教育,儘管市場巨大,但起步較晚的中國金融業還有不少短板要補。與此同時,許多知名外資機構早已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在競爭中向這些先行者學習,是中國金融行業快速成長的最有效途徑。

  “金融業是競爭性行業,需要通過競爭不斷提高效率活力”,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指出,要將外資進入中國帶來的競爭轉化為改革發展動力,學習借鑒其先進經營理念和成熟市場經驗,改變中國金融業大而不強的現狀。

  中國官方此前已明確表態,歡迎有專業專長,在細分市場有特殊產品和管理經驗的外資機構來華。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公佈的最新開放措施中,財富管理、養老金管理、信用評級等領域外資準入門檻都有所降低。

  從事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事業的本土金融科技企業,宜信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唐寧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金融業仍存在很多難題,期待有經驗的外資機構與本土機構一同參與解決。儘管該過程需付出大量努力,不會一蹴而就,但長遠來看將讓市場變得更好。

  不過成長都有煩惱。在不少人眼中,金融開放帶來的最大煩惱是風險。

  回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初,就有聲音擔心開放金融服務業會“引狼入室”,衝擊國內相關行業和市場穩定。但多年來實踐表明,中國金融並未因此丟盔卸甲,反而逐漸將開放基因融入血液,不斷鞏固自身發展,實現了經營理念更新,完善了風險控制體系。

  如今,“狼來了”的擔憂已成過去,但中國堅持金融開放也絕不意味著“國門大開、一放了之”。作為一個特殊行業,金融業敏感性高、風險傳染性強,其開放時間表必須穩妥有序,風險“防護罩”必須固若金湯。

  對此,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給出“定心丸”說,在金融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監管制度建設、能力建設,“不僅要確保把門開得開、開得大,也要確保金融安全穩定。”(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