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和國的故事·治水記】一灣碧水潤京華

2019-09-16 16:2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坐落于燕山南麓的密雲水庫,由潮河、白河兩個水利樞紐組成,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自行設計修建的華北地區最大水庫,也是首都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水源地。密雲水庫的建設不僅根治了潮、白兩河的水患,保護了京、津、冀千萬人口的安全,而且在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方面產生了巨大效益,被稱為首都人民須臾不可離開的“生命之水”。

  大壩鎖蛟龍,潮白滅水患。自1960年建成至今,北京密雲水庫不僅在防洪、灌溉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承擔起了作為首都“生命之水”的使命,還完成了從“靠水吃水”到“保水吃水”的根本轉變,被首都人民親切地喚為“北京大水缸”。

  密雲水庫白河主壩。 李 婕攝

  根治水患 興修水庫

  曾幾何時,頻發的潮白河水患,讓兩岸人民飽受洪澇之苦。根治潮白河水患因此成了密雲人民乃至京津地區最為迫切的大事。

  1958年9月1日,密雲水庫正式開工建設。曾參與密雲水庫建設全過程,今年已87歲高齡的康克良,對於當年的建設場景至今記憶猶新,“當年施工機械化程度低,主要以人工為主,工地上的民工大約21萬人,住席棚,吃玉米麵窩頭……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所有人都不喊苦不喊累,只為爭分奪秒完成任務”。

  所有曾經參與密雲水庫建設的人都說,密雲水庫能順利建成,堪稱“人使勁,天幫忙”。1959年7月底,大壩修到143米攔洪高程。然而,一連幾個晝夜,北京烏雲密布,普降大雨,潮、白兩河上游洪水奔流而下,庫區水位猛漲。當時,壩坡還沒來得及做任何防護,光禿禿的壩面經受著大水沖刷,大壩頂面和砂石壩被砸出許多深溝。為了保護白河主壩,幾萬名建設者不分晝夜壘石階、堆畦梗,手持綁著大石塊的荊笆,日夜守護在壩坡上。

  8月,白河和潮河兩座主壩以及其他5個副壩,先後達到或超過攔洪高程。當年,密雲水庫成功實現攔洪。1960年9月,密雲水庫基本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創造了“一年攔洪,兩年建成”的奇跡。

  密雲水庫的建成,不僅解決了防洪防澇、發展農田灌溉事業的問題,也基本解決了困擾北京城區多年的缺水之苦。

  突破瓶頸 迎戰危機

  追溯密雲水庫變遷史,有喝得“水飽”的時候,也有“乾渴”的記憶。據了解,1999年前,華北地區處於豐水期,尤其是1994年,密雲水庫入庫水量非常充沛,創下153.98米的最高水位、33.58億立方米蓄水量的紀錄,至今仍鐫刻在紀念碑石上。1999年,華北地區進入乾旱期,水庫蓄水入不敷出。2004年,密雲水庫迎來史上最“乾渴”的一年,蓄水量僅有6.8億立方米。

  為了給密雲水庫“解渴”,水庫流域內實施了水資源統一調度。密雲水庫從白河堡、遙橋峪、半城子3座水庫多次集中輸水,輸水總量達7.366億立方米;從2006年起,水庫上游實施農作物“退稻還旱”,面積達10.3萬畝,平均每年節約用水5000萬立方米。

  為了保護水源,2002年,密雲水庫成立聯合執法隊,多部門聯合巡查,發現污染水質的問題後加強聯動執法。同年,北京市政府決定依照“飲用水源基地不從事人工漁業生產”的國際慣例,限期取消密雲水庫網箱養魚,徹底解決飼料沉積物及魚糞對水質的污染。

  2003年開始,農業部門向水庫水體中投放魚苗,凈化水體中的浮游動植物,減少水體中的富營養化物質。“水庫統一實行捕魚期和禁漁期後,建庫時期的移民可以通過申請和批准,捕魚期水面捕撈的漁船不能超過300條,捕魚收益全部由漁民自己所有。這樣形成了既保水又富民的雙贏格局。”密雲水庫流域河長辦工作人員王榮臣說。

  正是多方不懈的努力與探索,密雲水庫的水環境得到改善。

  “南水”進京 保障提升

  “南水”進京,是密雲水庫命運的轉捩點。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成功通水。南水進京後,一方面,北京自來水廠使用南水替代密雲水庫向城區供水,每年減少出庫水量約5億立方米;另一方面,近幾年上游降水增加、上游來水略高於常年。

  出庫量減少,入庫量增加,再加上近幾年的汛期降雨、上游來水,密雲水庫蓄水量穩步增加、水面不斷擴大。2018年蓄水量創世紀新高,連續突破21億、22億、23億、24億、25億立方米五道關口。

  隨著南水進京,密雲水庫蓄水量持續攀升,在保證北京市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密雲水庫也具備了滋養其下游水系、回補地下水的能力。通過生態補水,密雲水庫下游潮白河水位上升,使得乾涸多年的潮河河道再現碧波盪漾的美景,周圍百姓感慨:已經多年沒有見過如此寬闊的水面了。

  為節約水資源,北京市長期實行大規模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包括取消大水漫灌模式,積極推廣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設施,年均節水超過1億立方米。補水、節水一系列舉措使北京的地下水資源得到有效涵養和恢復,2016年以來,全市地下水位連續3年實現回升。

  持續努力下,密雲水庫的水環境開始好轉,供水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今年6月,密雲水庫水位達149.15米,蓄水量超過26億立方米,水面面積143.58平方公里,這是自1999年6月11日以來密雲水庫最高水位,時隔20年,密雲水庫蓄水量再次突破26億立方米。

  強化管理 保水護水

  密雲水庫水位近年來屢創新高、水環境持續改善的背後,既有“南水北調”的因素,也是北京市水務等部門堅持部門聯動、市區協同、京冀攜手共同保水護水的結果。

  為了改善水環境,密雲實行最嚴格的“河長”制度。“密雲水庫流域北京境內納入河長制管理的河流有96條,河道長1519公里,流域面積3495平方公里,涉及密雲、懷柔、延慶三個區、24個鄉鎮、403個村。”王榮臣說,96條河流,他與同事們每個季度都要至少巡查一遍。

  “水質監測每週一次,一旦發現問題,馬上做出應急反應,且所有監測數據都要提交到北京水環境監測中心,與南水北調的數據做比對,如果有出入,會再次啟動監測並及時處理。”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環境監測分中心檢測人員說,通過加密檢測,就是要確保不讓水質不合格的水流進密雲水庫,不能讓“大水缸”中的飲用水受到污染,更不能讓不合格的水流進北京市民家中。

  如今,站在60米高的白河主壩上遠眺水庫,碧水與天空渾然一體,總庫容43.75億立方米的密雲水庫,宛若一顆鑲嵌在群山之中的明珠,滋養著京城大地。密雲水庫水體品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以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責任編輯: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