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經濟不景氣 盜版業儼然成最熱“地下經濟”

2007年05月17日 11:1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17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由於經濟不景氣,島內盜版光碟滿天飛,儼然已經成為目前交易最熱絡的“地下經濟”活動。臺灣業界估計,目前島內盜版光碟幾乎已經佔有市場的一半以上,造成島內唱片影音公司叫苦連天。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島內盜版光碟的始祖起源於1991年初,以“大吳”、“小吳”、“大蔡”、“小蔡”、“石董”、“小楊”等幾位最為知名,這些業者當初都以倣冒遊戲卡帶起家,當時他們笑稱,一個月若不超過一千萬元(新台幣,下同)業績就是“遜腳”,可見當時島內遊戲卡帶倣冒業何等興盛。

  目前島內的盜版商,幾乎清一色出自這幾位“倣冒天王”的門下,甚至精益求精,發展出盜版光碟這條生財之道。目前島內盜版業已經自成一個地下經濟體系,從製作、生產、印刷、銷售都各有渠道,產值不亞於正式臺面上的交易,這種侵害智慧財產權的地下經濟,造成了合法業者難以估計的損失,叫苦連天,甚至因此而關門。

  一片空白光碟的製作成本不到十元,經過上游業者壓片、套色後,約以一片三十至五十元的價格轉賣給中間商,再以每片七十元賣給小盤商,最後由零售攤商以一片一百元的價格賣出,利潤相當豐厚。

  盜版猖獗的特殊現象,使得不少黑道分子都將其視為財源所在,因此積極的介入瓜分搶食。

  從1996、1997年起,臺北光華商場突然出現大披頭染金髮,年紀幾乎都不超過十八歲的少年,這些青少年以單打獨鬥的方式,幾乎是三、五步一個攤位,販賣起各式軟體大補帖、色情及盜版電影光碟,這種現象漸漸蔓延至島內各大夜市及人潮聚集的商圈。

  這種看似青少年自力更生的打工方式,實際上經過警方調查,才發現這些青少年實際上是黑幫旗下的“小弟”,經過有組織的訓練之後,從事販賣盜版光碟的行業,成為幫派吸收經費的最佳來源。

  即使警方抓得兇,但是業者以未成年學生、少年充當販賣人頭,一旦不幸被抓,頂多遭少年法庭裁定保護管束,不用面對刑責處分,面對這種情形,警方也只能搖搖頭表示束手無策。(郭強)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