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大勘察鹽田發現3種微生物新物種 獲國際承認

2009年06月07日 11:1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7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早在明朝時期就開始曬鹽,有超過三百年的制鹽歷史,但2002年全面停止曬鹽後,只剩下幾座觀光鹽田,臺灣大學研究團隊在鹽田消失前進行勘查,從中發現3種微生物新物種,獲國際承認。由於其極端耐鹽的特性,在保水、保濕的美容產業,以及生物質能源、工業廢棄物處理上,具有相當大的研發潛力。

  報道稱,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中心團隊于臺南沿海地區探勘,成功分離出3種新物種,日前獲得國際微生物新物種命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接受,分別命名為七股芽胞桿菌、北門單胞鹽菌、及四海海洋桿菌。

  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徐源泰表示,臺南地區早在明朝時期就開始曬鹽,沿海鹽田少說有三百年曆史,生物在如此特別的環境中不斷變異,孕育出臺灣的獨特物種。這些物種若不即時發現並保存,待鹽田逐漸荒廢、鹽水濃度日漸降低,原本極端耐鹽的微生物就可能因無法適應新環境,步上滅絕的道路。

  實驗發現,這3種細菌皆可生存于濃度超過30%的食鹽水中(飽和食鹽水為36%),具備極佳的耐鹽特性,運用在美容產品上,可有效保水、保濕,確保水分不被吸走,臉部皮膚不再幹巴;用在醫學領域上,由於耐鹽菌具備對抗高鹽環境、高滲透壓的能力,可作為對細胞離子交換與通透調節機能的極佳研究材料。

  另外,工業廢棄物往往是高鹽度,必須先脫鹽、洗鹽才能進一步分解,程式耗時、耗能且過程中有雜菌污染的風險,平添處理成本。若能使用耐鹽菌種,則可免去脫鹽、洗鹽的程式,大幅增加經濟效能。

  徐源泰表示,這類耐鹽菌種也在現在生物質能源上湊上一腳。目前研究多使用糧食作物如玉米、大豆作為原料,雖能降低污染,卻可能造成糧食危機。而耐鹽微生物具備分解纖維素的酵素,一般植物也能分解,不必是糧食作物,常見的樹、草也能作為原料,為生物質能源的未來找到出路。(焦瑩瑩)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