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表示,過去的五年乃至十年將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3月5日北京消息 5日下午,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在全國政協會議無黨派人士界別分組討論中,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就中國經濟五年來取得的成績及面對的挑戰進行發言。他表示,過去的五年乃至十年將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林毅夫舉例說,連續九年糧食產量增長,前所未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95600公里,覆蓋率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近五年來,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超過城鎮居民收入,扭轉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局面。
林毅夫將中國經濟近5年的現狀,與發達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對比。他說:“與發達國家比,他們還沒有走出危機,而且很可能在未來5-10年還走不出危機;與發展中國家比,不管是金磚四國還是其他發展中國家,我們在這5年中經濟最穩定、增長最快、創造的就業最多、結構的改善是最好的。”
林毅夫強調:“我不認為我是樂觀派,我是客觀派。”他指出,儘管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但在房地產泡沫、環境污染、收入分配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為什麼在取得這麼大成績的情況下,還出現這麼多問題?”林毅夫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全球經濟環境較差,需要政府干預,造成“政府影子”過重;二,管理不完善,執行力不夠;三,改革不到位,導致收入分配不盡合理。
林毅夫指出,未來必須吸取過去5年的經驗教訓。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未來面對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應多用積極財政政策,少用擴張性貨幣政策;二、一定要改善管理,尤其要改善對於金融體系以及環境污染治理的管理;三、改善收入分配,讓“雙軌制改革”真正走向十八大所提出的“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調整金融結構,放開利率,調整資源稅費,讓民營企業進入不威脅國家安全的壟斷性行業。
林毅夫相信,只要解決以上問題,中國就有可能繼續維持5年、10年乃至20年的經濟高增長。面對未來,挑戰很多,“我們有條件,在建黨一百年的時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建國一百年的時候,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台灣網記者 于斯文)
[ 責任編輯:黃艷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