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6月17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與3年前相較,包括臺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在內的臺灣著名大學博士生報考人數降幅達5成。校方憂心高等教育人才萎縮,影響臺灣競爭力。至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臺灣清華大學的陳信文認為,媒體的失實報道和放大解讀個別高學歷找不到工作的案例,嚇得很多學生寧可先找工作也不願意念博士。
臺灣清華大學博士班2010年報考人數是761人,今年下滑至391人;臺灣交通大學也由998人降為443人,幾乎“對半砍”。臺灣“中央大學”博士班今年招考338人,只有237人報考,較2010年的631人減低6成。臺灣政治大學某研究所博士班今年報考人數挂零。
博士班報考人數為何銳減?臺灣清大教務長陳信文指著媒體報道標題《高學歷等於高失業》《博士學歷無用》說:“這不是事實,卻變成了原因。”明明企業界求才若渴,找不到工作的個案被放大解讀,嚇得學生寧可先找工作,不願念博士。
臺灣交通大學統計,學士班畢業後薪水約7成在2.5萬至3萬元間、碩士班6.3成在3.5萬至5.5萬元間,博士班5.6成在5萬至7萬元(均為新台幣)。校長吳妍華說,博士班畢業後發展佳、薪資福利也好,但因媒體“唱衰”,報考人數銳減。
臺灣清華大學材料係教授周卓輝觀察,這幾年光電、材料博士班報考人數下降,與部分科技大廠擴廠、急徵高品質研究生有關,“如果大家都不念博士,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計劃是徹頭徹尾失敗。”
臺灣中興大學教務長呂福興說,科技、生技產業沒有釋出高階研究人力,導致博士工作機會不如碩士,加上媒體報導博士賣雞排學非所用,更加深學歷不值錢的社會印象。
陳信文表示,接受博士教育,出路會更廣,“也許唸書這幾年會有經濟損失,但長遠來看一定‘賺’得回來。”
臺灣交通大學教務長交大林進燈說,交大博士生畢業後近百分百找到工作,許多優秀生甚至在畢業前已有3至5個工作在等待,也不乏被國際大公司直接網羅。
臺灣成功大學博生班2009學年有1347人報考,今年只有513人,人數溜滑梯。主秘陳進成則認為,下降是回歸正常、健康的好現象。(台灣網 高旭)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