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外海29日發生規模5.6級地震,最大震度3級。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臺)
台灣網6月30日消息 臺灣花蓮外海29日發生規模芮氏5.6級地震後,臺“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教授李錫堤對此提出警告,因為這種地震形態跟日本311地震成因相同,都屬於板塊界面型地震,這種地震有週期性,而現在正值地震百年週期,只要爆發規模就有可能高達芮氏8級。他說,推估未來2年內會再發生規模芮氏8級以上地震。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道,昨天早上7點51分,花蓮外海發生規模芮氏5.6級地震,雖無災情傳出,但研究地震多年的李錫堤教授提出警告,要民眾千萬別掉以輕心,因為這個地震跟日本311地震都屬於板塊界面型地震。
“板塊每年8公分往西北方移動”,李錫堤說,發生在花蓮外海的板塊界面型地震,是因為菲律賓板塊隱沒在歐亞板塊之下,每年以8公分的速度隱沒,能量就這樣不斷慢慢累積,這股能量爆發出來的時候就會發生地震。
他指出,就像當年日本311大地震一樣,這種板塊界面型地震深度比較淺,而且因為能量累積的特性讓它有週期性,透過板塊移動速率等各種因素,可以計算能量累積到何時就會爆發。以花蓮外海的菲律賓板塊跟歐亞板塊來說,這個週期大概是100年爆發一次,而現在正值百年週期。他說,1815年和1920年,花蓮外海各發生規模7.7和8.1地震,與昨天地震屬同類型,顯示其出現頻率約為100年,推估近1、2年會再發生規模芮氏8級以上地震。
他表示,“板塊界面型地震通常比較大”,這種說法有人信有人不信,但臺灣確實位在地震帶上,民眾平時就應準備好防震準備,以防萬一。(台灣網 何建峰)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