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決策先過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關
北京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提升政府科學決策水準
從全市性的小客車數量調控,到首都機場高速路收費價格調整;從首鋼北京產區停產,到大興區榆垡鎮未註冊幼兒園整治……近兩年來,北京市各級政府每每出臺一項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重大決策,總會思索再三、慎之又慎,而其間“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已漸成政府科學決策不可或缺的“前置程式”。
日前,記者從北京市維穩辦了解到,作為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都頗為特殊的地區,北京早從2009年就已經啟動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調研工作,並在2010年和2011年先後出臺了相應的實施辦法和細則。時至今日,北京全市已有50余項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納入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不僅為決策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更通過多部門分工協作的風險控制工作,將維穩工作向積極地創造穩定又推進了一步。
有機嵌入提高效率
風險控制職責明晰
2010年年底,小客車數量調控成為首都市民最為關心的政策之一,而此項政策也是北京市適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首個市級決策項目。雖然沒有先例可循,但具體擔負此項工作的北京市交通委安全監督與應急處卻並沒有因此而遭遇太大的難題。該處處長李海義告訴記者:“現在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系統地進行總結,按照風險等級梳理風險點,並提出控制風險的對策。”李海義說,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非“另起爐灶”,而是將評估有機地嵌入到現有的決策程式和審批體系中,對決策效率其實並沒有太大影響。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