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   正文

莫言赴瑞典領獎將講什麼?從此前演講可見端倪

2012年10月17日 0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關鍵詞二:文學的立場

  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 文學將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莫言在法蘭克福“感知中國”論壇上表示,我認為優秀的文學作品是應該超越黨派、超越階級、超越政治、超越國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應該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應該具有普世的價值。

  文學的立場,或許會成為他獲獎感言的第二個關鍵詞。

  此前,莫言多次談到文學作品與人的關係。他認為,優秀的文學作品是屬於人的文學,是描寫人的感情,描寫人的命運的。在莫言看來,自己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動評委,是因為描寫了廣泛意義上的人性,因為自己一直站在人的角度上寫人,超越了地區和種族。“這次獲獎是文學的勝利”,獲獎後的莫言這樣對媒體說。

  談到有部分專家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低評價,莫言表示不同意。他認為,中國當代文學近30年來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巨大的成績,要想取得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需要具備自己的鮮明風格,即:發掘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當中所蘊藏著的創作資源,包括每一個人與別人不一樣的親身經驗,然後在個人獨特經驗的基礎之上,塑造出自己的人物系列,使用或者錘鍊出屬於自己的文學語言,創作出具有鮮明個性的小說或者詩歌。

  莫言認為,只有寫出自己感觸最深的、心中最痛的感覺,作家才有可能取得自己在文壇當中的地位,作品才有可能具有世界文學的價值,一個國家的文學才有可能取得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