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追探“搶孩子謠言”的網路傳播

2016年05月10日 08:14: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魯迅先生說:謠言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它“一面害人,一面也害己,弄得彼此懵懵懂懂”,“搶孩子”這類謠言就是如此,病毒式擴散弄得人心惶惶,一些人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一些孩子惡作劇說謊欺騙大人,社會心理恐懼之下警民都不得安寧。這些年來,網路謠言屢禁不絕已成為公害,伴隨Web3.0的發展,謠言的自媒體特徵不斷增強,過去,網路謠言特點是即時性、注重現場感、身份感、貌似專業發佈。現在的謠言,一是擴散隨時隨地;二是兼具社區人際廣播特點;三是文頻並貌吸引力強;四是參與層次多,網民圍觀“給力”。顯示出社交化、移動化、私密化的新特點。

  從動機上看,“搶孩子”這類謠言的造謠、傳謠大致可以劃分為這樣幾類:一類是為達到一定目的故意造謠。如“抹黑”和製造心理動蕩,“唯恐天下不亂”。第二類是扭曲發泄不滿情緒的。有的人通過微博微信表述個人的不幸經歷或者是發泄怨怒,造謠者往往以弱勢群體、受害者自居,帶有抗議色彩。第三類是利用了人們的心理弱點,尋求刺激、“博眼球”。第四類是出於輕信與盲從的傳謠。謠言傳播有一個“基礎公式”:R謠言傳播=I(重要性)×A(模糊性)。一方面資訊模糊,一方面流言四起,無意識感導致無所適從,惶惶不安之下,有人出於情感上的關切再傳播,對謠言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說,謠言傳播往往有一定社會目標,也有個體的心理依據。

  謠言的風行,也暴露出社會管理、教育和公民素養方面的一些疏失。比如,山東菏澤市有8人因散佈謠言被行政拘留。有些人直到被繩之以法,才對網路社會的法律底線有所認識。有些社交網路、媒體不能很好地把控謠言入口渠道,或者原本就摻雜了商業利益和對網民點擊率的利用,被“標題黨”意識扭曲了新聞價值觀,或以謠言內容為噱頭提高訪問量。而在用戶層面,有些人是對網路良莠雜蕪的資訊環境缺乏認知,尤其是對看似關乎切身利益的危險就更無力辨析和應對,每每給謠言的滋生留下了可乘之機。

  一般來說,網路上的謠言總是從一點、一個網路社群流向更多的點、更多的社群,而每一次傳播都是一次解釋和重構的過程。有的謠言完全是虛構,有的夾雜一點真的東西,有的是過去辟過搖改頭換面再起波瀾,但不管以什麼狀態呈現,謠言一旦風行起來,往往使人不知其可、人人自危,對社會誠信生態環境的破壞性很大。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