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至7月,是畢業季也是就業季。今年有795萬大學生步入社會,創歷史新高。
為爭奪人才,幾個月來,長沙、成都、武漢等眾多主流二線城市紛紛拋出“送房子”“送戶口”“送錢”等措施。795萬大學畢業生將去哪兒?是選擇表情“高冷”的一線城市,還是選擇敞開大門笑臉相迎的主流二線城市?
畢業生一線城市紮根難
今年從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小李,經過近半年的努力,終於被北京的一所高校接收,成為新北京人。
小李感慨說,“找到一份帶戶口的工作很不容易。從投遞簡歷、獲得面試、政審到錄用,這個過程很煎熬。”
一線城市紮根不易,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漂”在這裡?原因有很多,薪酬的吸引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智聯招聘7 月份公佈的報告顯示,2017 年夏季求職期,全國37個主要城市中,北京的平均招聘月薪居於第一位,為9791元,第二至第五名依次為上海(9337元)、深圳(8866元)、杭州(7933元)和廣州(7754元)。一線城市的薪酬吸引力由此可見一斑。
“這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為什麼北京能吸引和聚集這麼多的人口。”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分析,“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無論是從國內畢業的高端人才或是從海外歸來的人才,首選依然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
但是,近年來,一線城市落戶政策逐漸收緊,北京更甚。
早在2014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就表示,當年進京指標不會突破1萬人,以後會呈逐步趨緊態勢。2015年北京市對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引進指標不超過9000人,“2016年只減不增”。
記者注意到,以往北京引進外地生源畢業生一直以“總量控制”為原則,今年則提出了“總量封頂”。儘管2017年進京名額尚未公佈,但在“總量封頂”的背景下,預計今年外地生源進京落戶指標難超9000人。
不只是北京,上海也在嚴控人口。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上海的流入人口持續轉負。
隨著一線城市接二連三齣臺了更為嚴厲的樓市限購、收緊戶口等政策,逃離一線城市的呼聲再次響起。那些逃離的人都去了哪?
獵聘大數據顯示,北京人才外流目標城市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城市分別是深圳、杭州、天津、廣州,這些地方吸納的從北京外流人才分別為8.95%、6.25%、5.50%、4.26%。
數據表明,北京大學畢業生外流目標城市熱度較高的是其他一線城市或者發展潛力較大、宜居的主流二線城市,如成都、武漢、西安等。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