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單車拉動10萬人就業 “鎖具工程師”月收入高達萬元
風頭正勁、方便快捷的共用單車,不僅讓資本和用戶笑開了花,也成為拉動社會就業的“秘密武器”。日前由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共用單車行業就業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共用單車行業帶動10萬人就業。此外,共用單車還成為激發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並憑藉技術特色成為高薪職業,鎖具研發類工程師月均工資收入可達1.2萬元。
自行車企業就業8成靠共用單車
《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共用單車行業共帶動就業10萬人,其中,2017年上半年帶動新增就業約7萬人,約佔1至6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的1%(0.98%),即每新增100人就業就有近1人為共用單車服務,充分體現了新業態對就業的貢獻效應。
一條由共用單車帶動的就業產業鏈已經形成。研究表明,共用單車帶動智慧鎖製造企業50%的就業崗位。根據上海、深圳、杭州、中山等地智慧鎖樣本企業的調研結果,為共用單車生產智慧鎖的一線員工,佔生產線上全部員工的52.04%,員工年齡段在20歲到45歲之間。
除智慧鎖外,共用單車帶動了相關自行車企業中80%的就業崗位,共用單車的大規模需求使傳統自行車業務暴增,甚至有自行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漲停。以ofo小黃車為例,就已經與飛鴿、鳳凰、富士達、捷安特等傳統自行車廠進行合作,通過改造傳統銷售渠道,拉動傳統自行車製造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天津當地人就業。
此外,共用單車行業還新增加超過3萬個線下運維崗位。隨著大量共用單車涌入城市,產生了大量線下運維工作崗位需求。從年齡結構上看,年齡在40歲以下的中青年勞動力佔運維人員總體的70%左右。據ofo小黃車透露,公司對線下車輛採用網格化管理,每個指定區域都會配一個運維人員,負責修車和車輛擺放,平均每300輛車/1人至500輛車/1人。
鎖具工程師成高薪崗位
在共用單車帶動的10萬就業人群中,平臺員工約8000人;為各類共用單車生產智慧鎖的製造廠商勞動者約1萬人;自行車生產商勞動者約4.25萬人;物流配送企業勞動者約5000人;運維保養勞動者約3.5萬人。
共用單車的出現,也拉動了傳統鎖具製造、自行車生產從業者的工資水準。《報告》調研顯示,在鎖具研發類崗位中,工程師月均工資收入可以達到12000元。智慧鎖製造企業的員工月均工資收入為4667元,自行車製造企業員工月均工資收入為4442元,物流企業員工月均工資收入為5000元,運維企業員工月均工資收入為3835元。
共用單車公司的員工工資水準也走到了行業前列。作為潛在的網際網路“獨角獸”公司,包括ofo、摩拜等知名共用單車企業都把人才看成公司發展的重要資產。共用單車企業的員工也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的特點。ofo小黃車的五位創始人都是90後,其公司員工平均年齡為30歲左右,整體呈年輕化、高學歷趨勢。目前,ofo和摩拜都啟動了“出海”戰略,對人才的需求和薪資待遇更是水漲船高。
成為傳統產業升級新動能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7月,國內共用單車累計投放量約1600萬輛,全行業日訂單5000萬單左右,平均每輛共用單車的騎行頻次超過3次(達到3.125次)。截至2017年6月,中國共用單車用戶規模達到1.06億,佔全國網民的14.11%。
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和租賃自行車融合的新型服務模式,被譽為網際網路時代“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用單車也成為激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一方面,以共用單車為代表的新業態可以增加相關製造業的用工需求,促進農業轉移勞動力靈活就業。原先從事“黑摩的”等非正規行業人員,可以發揮自身熟悉城市路況等優勢,從事車輛調度等業務,實現“陽光就業”。
另一方面,在以共用單車為代表的新業態中,大量勞務型崗位不需要特殊技能即可勝任,充分釋放個人價值,有利於推動社會包容性發展。此外,共用單車還不斷推動行業提升移動網際網路、NB-IoT物聯網鎖、電子圍欄、衛星定位、複合材料等新型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能力,對勞動者素質、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北京晨報記者 韓元佳
■新聞連結
共用單車APP還有30多個
北京晨報訊(記者 韓元佳)大數據正在成為解鎖APP流行趨勢的密碼。在日前召開的TalkingData智慧數據峰會上,2017年度應用風雲榜單正式發佈,共用單車APP依舊是創業扎堆的領域。
經過一年多的“野蠻生長”,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力量下,年輕的共用單車競爭進入“下半場”。包括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在內的3家共用單車已經出局。但即便如此,共用單車APP依舊火爆。TalkingData 首席運營官崔曉波表示:“單車APP還有30多款,仍是最火的領域。”
崔曉波表示,移動網際網路依然站在風口之上,從APP增長數量來看,雖然有的行業增加,有的行業消亡,但每年都會出現現象級產品,共用單車的火爆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對於下一個風口,崔曉波認為,那些能夠改變人的生活和行為模式的應用依然具備很大的影響力和熱度。“社交我們覺得會回暖,而且會變得越來越分化,訴求越來越個性化和具象化。”此外,現在的APP已經呈現出強調個性化的特徵,那些能夠給用戶提供知識,讓人變得更聰明,又加入一些包括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慧能力的APP,將更有潛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