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之聲網3月6日北京訊(記者鄒志偉 時瓏姍 黃偉華)大陸經濟增速放緩、人力成本增加,臺資企業的利潤“危機”之下走上轉型升級之路。
大陸去年底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要完成“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重點任務。參加2016年全國兩會的臺灣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臺資企業可借助大陸供給側改革的東風,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以更好應對大陸經濟換檔轉型的新常態。
大陸人力成本增加 臺企“機器換人”
“中國大陸有13億人口,印度尼西亞只有2億多,但大陸的人力成本比印尼高出4.5倍。”全國政協常委、上海政協副主席周漢民表示,勞動力是生產力第一個要素,供給側改革提出“降成本”,首先是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
近幾年,上海、江蘇昆山、廣東東莞的臺企紛紛實施“機器換人”戰略,廣達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為全球第一大筆記型電腦生產商,廣達集團曾經依靠代工模式成為行業龍頭,面對同業競爭加劇、人力成本增加、消費需求不振等困難,該集團從2013年開始加快轉型步伐,其上海子公司的生產線開始大量導入自動化設備。“我們必須改變,如果按照2010之前的方法,我們沒辦法面對急劇變化的挑戰。”公司董事長黃健堂說。
在經濟增速轉型換檔之時,企業承擔的人力、環境、能源成本均在提高。很多從事工業、製造業、勞動密集型的臺企都在謀求轉型或者升級。“臺企走好轉型升級之路,必然要積極融入國家經濟整體戰略中。”臺灣籍全國人大代表張曉東表示,當前中央推進供給側改革,臺企應該借助這股東風,加快設備的更新迭代,從供給端降低人力、環境和資源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臺企轉型要靠創新 而非優惠
大陸近期頻提供給側改革,經濟學者認為,這意味著大陸經濟將從需求驅動轉化為供給驅動,不會再用杠桿刺激和拉動“無感”的需求。對於臺商而言,最關鍵的是如何通過創新提供優質產品。“如果臺商再堅持製造業為主的模式,無法大陸在有序發展下去。”全國臺企聯會長郭山輝認為,臺資企業創新轉型的重要方向,就是以製造業為主向製造業、服務業並重轉變。
從代工生產到自創品牌,從事製造業的臺企一直根據大陸經濟發展的需要轉變發展方向。在當前全球需求不振和電子商務的衝擊下,很多臺企已經切實感到“狼真的來了”。受電子商務的衝擊,一些早期進入大陸的臺資製造企業加快了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的腳步。如臺資企業百腦匯已經把上海的單一IT賣場,轉型為“科技+美食+時尚”的複合式商場。在東莞市政府支援下成立的大麥客,當起了臺企轉型的“紅娘”,著手推動企業與電子商務的結合,很多貼牌產品經過大麥客平臺成功轉內銷,並通過跨境電商銷往世界各地。
“現在製造業成本過高,臺商想要創新轉型,但也困于財力和資金不足。”南通臺協會會長劉璟芳坦言,隨著大陸市場與國際接軌,臺企面臨的競爭更為激烈,不可能靠著大陸的優惠政策生存下去。
臺企轉型要“觸網” 更要“接地”
近年來大陸加工貿易政策發生變化,臺資企業享有的勞動力、土地、稅收等紅利減少。加之早期進入大陸的臺企一直強調市場佔有率,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陷入“尾大不掉”的境地。很多從事製造業的臺資企業以“產品+網際網路”的模式推動轉型,效果也不理想。臺灣籍全國人大代表張曉東認為,臺資企業大部分從事實體經濟,對於它們而言,轉型的關鍵不在於行銷渠道是否“觸網”,而在於企業的產品是否有市場需求。
張曉東目前在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任常務董事,他以自身企業為例,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司的利潤去年卻逆市上揚20%,主要是因為生產的麻醉藥首次進入重症監護室(ICU),“麻醉藥一般用在搶救室,在ICU使用是我們新開發出來的市場。”張曉東認為,網際網路的確能夠幫臺企找到市場、消化產能,但更重要的是產品能否滿足有效需求,“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已經過去了,只有提供更加精準的產品,轉型才能又快又穩。”
供給側改革:臺商新投資機會
在兩岸經濟密不可分的今天,大陸經濟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廣大臺商的發展機遇,臺灣無論誰執政,也改變不了兩岸經濟合則兩利的市場力量。天津南開大學朱磊教授認為,在大陸重點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時機,臺灣產業供應鏈可和大陸的“紅色供應鏈”合作,擴大市場,形成中華供應鏈。
朱磊指出,臺灣企業也可以繼續在大陸和國際兩個市場上捕捉新的投資機會。例如,大陸城鎮化階段對於房地產業是大好發展機遇,明年大陸去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同時將採取多種手段刺激房地產市場需求,由此將帶動房地產相關行業蓬勃發展,大陸臺商可以憑藉已有基礎和優勢積極參與。
再如補短板部分,臺灣企業有身份特殊的獨特優勢,在政治生態迥異、利益訴求多元、地區間關係錯綜複雜的“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有機會大顯身手,扮演大陸企業無法替代的角色,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尤其是資金融通、安全通暢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電力輸送、光纜通信等方面積極參與。(完)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