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日本高調侵佔釣魚島幕後圖謀

2012年09月12日 09:03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其附屬島嶼。自此,釣魚島與祖國長期分離。

  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竊自中國的領土,必須歸還。但日本在歸還臺灣時,卻依然強佔其附屬島嶼釣魚島。

  1951年9月,日美私下簽署《舊金山和約》,將琉球群島等交由美國託管。1953年,美國發佈《琉球列島地理境界》,將釣魚島也涵蓋其中。1971年,日美簽訂“歸還沖繩協定”時,包括釣魚島在內的島嶼又被劃入“歸還區域”,使日本得以繼續非法控制釣魚島。因此,美國對日本強佔釣魚島發揮了很大作用。

  右翼頻登島“建標誌”

  沖繩歸還後,日本對釣魚島的非法控制主要由日本海上保安廳負責,同時日本右翼也一步步“幫助”日本政府。

  1978年5月,右翼團體“大日本赤誠會”二戰後首次登上釣魚島。同年8月,右翼團體“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島上建立燈塔。

  1979年5月,日本海上保安廳將人員和器材運到釣魚島,並修建直升機場。在中國嚴正抗議下,日本政府知難而退。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