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火箭發射技術純熟。
新聞背景
近日,聯合國大會裁軍及國際軍事委員會提出一項旨在減少核武器的決議草案。不過,當委員會要求日方簽署時,卻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絕。美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日本此舉是為今後的核武裝鋪路。雖然日本是二戰中核彈的受害者,但是他們依然對擁有核武器唸唸不忘。
右翼叫囂183天造出核武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外務副大臣榛葉賀津今年10月底在記者會上正式錶示,日本政府不同意瑞士等16國在聯合國呼籲“加強使核武器不合法的努力”的聯合聲明草案。他給出的解釋是,該草案與“日本的安全政策並不一致”,無法與依賴美國核武器等“遏制力”的日本安全政策保持統一性。
日本這一舉動並不是偶然的。今年6月,日本國會通過《原子能基本法》修正案,法案在核能研究、使用和開發的基本方針中,加入了“有利於國家的安全保障”的表述。《原子能基本法》是規定核能研究、開發利用方針的法律,其間該法一直規定“核能開發限于和平目的”。分析人士擔心,日本34年來首次修改條款,很可能是為核能應用於軍事目的開闢了道路。因為安全保障在日本通常被理解為“防衛和軍事”。
分析認為,隨著近兩年日本右翼勢力逐漸擴大,鼓吹日本應擁有核武的人越來越多。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近日更宣稱,日本可在一年內研製出核武器。甚至,一些日本前自衛隊高官也喊出“核武論”。實際上,日本一些政客叫囂核武裝從來就沒停過,早在1957年5月,時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就明確表示,為了自衛,不排除擁有核武器。
不過,一些軍事專家認為,日本要想真正擁有核武器並不容易,除“無核三原則”的制度限制、國內民意的制約外,美國恐怕也不會輕易點頭。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詹姆斯·霍爾姆斯在日本《外交家》雜誌網站上發表文章稱,傳統認識和常規思維都將日本定位為“核不擴散的特殊對象”,並將其稱為“最不能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其實這一稱呼真正的含義是,如果日本民眾和政治領導者解決了“能否擁有核武器”的問題,那麼在一夜之間日本就能取得質的突破,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核國家。
一般估計,日本研製出核武器到投入使用大約為6個月到1年時間。日本的核彈設計者完全可以在時間限度內拿出一個初級核爆炸裝置,不過作為準備在戰場上使用的核武器,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早在1995年,日本《寶石》雜誌就披露,日本能在183天內製造出原子彈。
核原料儲備已超過美國
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規定,核彈原料鈾235或钚239的純度達到92%-93%稱為武器級,它們達到一定量即能引起核爆炸。一般認為,用達到武器級的钚6-9千克、鈾12-16千克就可製造出核爆炸裝置。但有人認為,使用高技術手段,用1-3千克钚、2.5-5千克鈾即可引起核爆炸。而且,稍有核常識的人都知道,钚239含量較低的“反應堆級钚”,經過核燃料後處理工廠的提純,就能成為高級的“武器級钚”。
據報道,日本一直借核電公開囤積核原料。上世紀90年代末,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和國民的反對,日本政府無法大量生產或進口钚元素,於是想出變通的辦法:以能源再利用為名,將國內核電站用過的核廢料運往西歐,經處理後提取高純度钚,同時“夾帶”更多的钚元素回國。1999年到2005年,日本每年從西歐運回約900千克钚,遠超核廢料再處理回收的量。如果把這900千克钚全部用來製造核彈的話,可年產60枚核彈。據美國專家估算,日本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武器級钚持有國,其钚元素儲量已經超過美國核武庫中100噸的數量,可生產上萬枚核彈,還在以每年5噸左右的速度遞增。
日本擁有增殖反應堆技術,該技術一直是核技術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建造增殖反應堆的技術之複雜、投資之巨大遠遠超過發展核武器,它曾經使一些發達國家被迫中止建造計劃。但日本在10年間不惜耗費60億美元的投資,建成“文殊”中子增殖反應堆,並於1995年8月試運作發電成功。同時,日本還擁有世界最前沿的核聚變技術,這是研製原子彈的關鍵技術。
目前,日本擁有超強的電腦倣真核爆能力。從技術上講,電腦倣真核子試驗對於繼續研製和完善新型核武器意義重大。據報道,日本已研究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6000億次的超高速電腦,完全有能力對核爆炸進行電腦倣真試驗。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