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長丹尼·阿亞隆29日回應巴勒斯坦試圖升格在聯合國地位的做法,聲稱這一舉動“形式大於內容”。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衚同一天說,聯合國升格巴勒斯坦地位,不會助推巴勒斯坦建國。
政治分析師解讀,以色列官員“淡定”表態的背後難掩憂慮,擔心巴勒斯坦“闖關成功”讓以方面臨更為不利的外交局面。
潑冷水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29日向聯合國大會提交申請,尋求把巴勒斯坦現有聯合國“觀察員實體”地位升格為“觀察員國”。
以色列副外長阿亞隆當天“唱衰”巴方舉動,聲稱無論結果怎樣,“巴勒斯坦人最終仍是失敗者”。
他告訴以色列軍隊電臺記者,巴方尋求升格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嚴重違反”以巴雙方“和平共識”,以方可能考慮暫扣為巴方代收的稅款、中止雙方安全合作。
“在我看來,這(對於巴方而言)是一樁‘虧本買賣’,”阿亞隆說,“這只是一種舉動,沒有任何(實質)內容。”
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仍然不是正式會員國,不具投票權。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這一舉動更具象徵意義,意味著間接承認巴方建國。
擺條件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9日警告,“升格”無助於巴勒斯坦建國。
“聯合國今天的決定不會改變任何(現狀),”他當天在耶路撒冷舉行的一場活動中說,“它不會推動巴勒斯坦國的建立,而會拉遠”巴方與這一目標的距離。
內塔尼亞胡說,除非巴勒斯坦承認以色列為猶太人國家、宣佈結束巴以衝突、切實採取安全舉措保護以色列及其公民,否則巴勒斯坦國不會建立。
“(巴方遞交)聯合國大會的申請沒有提及這些(前提)。”
按巴勒斯坦官員的說法,阿巴斯當天會在聯合國大會發言,除要求升格巴勒斯坦地位,還會闡述與以色列談判條件。
承壓力
一些政治分析師認定,以色列為巴方潑冷水,凸顯出對巴方以“升格”聯合國地位為突破口、進一步拓寬外交空間的擔憂。
按分析師的解讀,巴勒斯坦獲得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可為今後與以色列邊界談判爭取更有力的政治條件,同時可以加入聯合國下屬機構與條約,包括要求國際刑事法院調查以色列先前在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所涉戰爭罪行為。
儘管遭以色列及其盟友美國強烈反對,巴勒斯坦官員預計,三分之二的聯合國會員國將投票支援,讓巴方順利升格。
奧地利、丹麥、挪威、芬蘭、法國、希臘、愛爾蘭、冰島、盧森堡、馬爾他、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和瑞士已經承諾投票支援巴勒斯坦。英國和德國打算棄權。(閆潔)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