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日本再次進入安倍時代

2012年12月26日 08:1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年終歲末,日本政壇辭舊迎新的大戲也進入高潮。在12月26日召開的特別國會上,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將就任日本第九十六任首相。而25日下午,民主黨參眾兩院議員在東京舉行大會,選舉海江田萬里作為黨代表,接替因眾議院選舉慘敗引咎辭職的野田佳彥。

  政經難題考驗執政能力

  日本民眾早已習慣了走馬燈式的首相更疊。自民黨在此次大選中與其說是靠實力勝出,不如說是民主黨的政績實在令人失望使然。

  安倍此次出任首相所面臨的難題一點不比幾年前少。據日本內閣府的調查,日本的景氣指數連續7個月下降,經濟面臨衰退。日本政治格局也正發生深刻變化,從自民黨長期一黨獨大,到此次大選的12個政黨紛爭,特別是“第三勢力”迅速崛起,有媒體稱日本政壇進入了“戰國時代”。安倍能否重拾信任,為日本未來制定長期穩定的戰略,對其執政能力是一大考驗。

  此外,安倍政權還要協調好與執政夥伴公明黨的關係。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核電存廢進程、修改和平憲法等重要議題上,公明黨的主張與自民黨並不完全一致。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也曾經表示,如果自民黨在修憲問題上一意孤行,公明黨將予以牽制。

  向周邊國家釋放緩和信號

  2006年,安倍首次擔任首相時曾開啟了中日關係的“破冰之旅”。但此次大選期間,他多次發表修改和平憲法等強硬言論,引發周邊國家對日本“向右轉”的擔憂。安倍把鞏固日美同盟關係作為外交的首要目標。在贏得眾議院大選後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通話時,他再次強調:“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及安全保障的基礎核心”,並表示“日美兩國將合作構建和平穩定的亞洲,日本也將盡其所能保持各極勢力間的平衡”,以應對中國不斷發展強大。

  與此同時,安倍也釋放出一些被看作是緩和與周邊國家關係的信號。如自民黨決定政府不主辦明年“竹島(韓國稱獨島)日”紀念活動,並派特使出訪韓國。安倍還表示,暫時推遲在競選中提出的向釣魚島派駐公務員,強調“日中關係是極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將努力重回戰略互惠關係的出發點。”25日前往北京出任日本駐華大使的木寺昌人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將把改善日中關係作為首要任務。日本媒體認為,安倍就任首相後,可能會改變選舉中的“鷹派”言論,採取更加務實的政策,改善與中國的關係。

  “安倍效應”仍待觀察

  當前安倍最關心的,是說服日本央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以實現2%的通貨膨脹目標。大選結束不久,安倍就會見日本銀行(央行)總裁白川方明,提出要實行“無限度、無限期”的金融緩和政策,並要日本央行予以配合。但白川似乎並不買賬,按照日本央行的觀點,日本最多只能承受1%的通脹率。安倍遂威脅:如果不答應的話,上臺之後將修改《日本銀行法》。根據現有的《日本銀行法》,日本銀行享有高度的獨立性,金融政策由包括正副總裁等9人組成的政策決定委員會投票拍板。安倍對金融政策的高調干涉,引起國內輿論的爭議。也許是對安倍的妥協,20日,日本銀行宣佈將資產購買規模擴大10萬億日元,至101萬億日元。

  市場對安倍的經濟政策給予熱捧。從安倍勝選以來,日元一路貶值,兌美元匯率創18個月來的新低。東京股市日經指數25日大幅上漲140點,終盤報10080點,漲幅達1.41%,再次突破萬點大關。

  然而,有專家認為,安倍擴大財政支出和加大量化寬鬆的經濟政策雖然有利於促進日元貶值,推動出口,但是日本的經濟問題是結構性的。由於日本人口不斷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國債餘額已達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實施該政策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印鈔票的做法如果不輔以提升增長潛力、抑制債務失控等後續措施,最多只能實現短暫的提振效果。因此,“安倍效應”能否持續,推動日本經濟恢復活力還有待觀察。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