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沙祖康專訪:中國成為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時間:2008-11-25 15:56  來源:新華社

專訪:中國成為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訪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

  新華社聯合國11月24日電(記者王湘江 吳志強)今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從一名外交官到聯合國負責經濟與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沙祖康見證了中國的巨大變化。他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成為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之一。

  沙祖康指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實現了持續和高速發展,經濟總量增長了大約15倍,對外貿易額增長了100多倍。在世界近代發展史上,中國的持續高速發展是罕見的。

  沙祖康說,中國對減少世界貧困人口所作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30年來,中國大約有5億人口擺脫了絕對貧困,超額並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制訂的貧困人口在2015年減半的目標。

  沙祖康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談到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原因。首先,中國改革開放的目標明確,就是通過解放生產力來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第二,實事求是地制訂各項改革開放措施,中國的改革開放強調中國特色和國情,既大膽地突破了傳統的“計劃經濟”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模式;第三,循序漸進地推動改革開放進程,中國的各項改革和開放措施,從農村的“責任制”開始,到物價改革、外貿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再到金融體制改革等等,都是逐步進行,穩步推進,沒有採取所謂的“休克療法”。

  沙祖康說,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立足國情。一個國家的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外國的發展經驗可以借鑒,但不宜照搬和“嫁接”,需要結合本國的國情進行研究和探索。

  沙祖康指出,中國不希望其他國家將其模式強加給中國,中國一貫強調各國的經濟發展可以有不同的模式,這也是中國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他說,中國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改革開放和發展進程中涉及的領域之廣,面臨的問題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中國在處理和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有些經驗和教訓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是有借鑒作用的。

  在談到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時,沙祖康說,中國一直非常重視,並積極推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也就是“南南”合作。在聯合國和其他一些場合協商各種世界發展問題時,中國總是站在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立場上。

  在談到中國改革開放與聯合國發展事業之間的關係時,沙祖康說,發展是聯合國工作的三大支柱之一,亦是其他兩大支柱——和平安全與人權的基礎。中國30年來的改革開放成就與聯合國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宗旨是一致的。

  他說,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發展最快的經濟體,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具廣泛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的今天,中國的發展愈來愈離不開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國。聯合國與中國在發展領域的合作有深厚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

  沙祖康同時指出,中國仍是一個中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如貧富收入差距、環境等問題。但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可以通過深入改革和擴大開放來解決。事實上,近幾年來中國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發展綱領和科學發展觀,強調發展的品質,而不單純地追求GDP增長速度,這為解決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保證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

  沙祖康說:“一個有著明確發展目標並致力於實現這些目標的政府,一個能夠激勵生產力和調動積極性的經濟體制,加上人民的勤奮努力,是中國成功發展的基本經驗。”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