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李克強為何一天會見兩位聯合國副秘書長?

2015年05月06日 08:14: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聯合國副秘書長、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西迪貝。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

  5月4日,李克強總理在一天會見兩位聯合國副秘書長,被此間人士解讀為“破例”。

  按照外交慣例,總理一般只會見來訪的聯合國秘書長。但李克強此次不僅在中南海紫光閣同一天會見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西迪貝一行和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克拉克,會見時間也遠超預定時間。

  這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防艾”與“發展”,歷來是總理字典中的關鍵詞

  訪華的兩位聯合國副秘書長,分別來自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他們聚焦的 “防艾”與“發展”兩大主題,歷來是中國總理字典中的關鍵詞。

  在擔任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期間,李克強就積極推動防艾相關政策出臺,得到聯合國有關機構負責人的高度評價。就任總理後,他更是多次看望、鼓勵艾滋患者、民間組織負責人和醫務工作者,強調“防艾抗艾工作,政府必須承擔主要責任”。

  在4日的會見中,李克強說,中國政府將繼續與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全球基金密切合作,共同抗擊艾滋病這個人類面臨的重大危害。“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消除社會歧視,給艾滋病人更多關愛”。

  至於“發展”議題,對於領航中國經濟的總理而言,其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李克強對克拉克說,當今世界,發展和改善民生仍是各國的緊迫任務,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這更是“第一要務”。

  他強調,人類當前面臨著氣候變化等諸多新挑戰,而“發展”是應對這些新挑戰的重要基礎。

  為進一步推進防艾和發展工作,爭取更多國際支援

  中國近年來在“防艾”與“發展”兩方面取得的成就,贏得世人尊敬,也受到兩位來訪客人的誇讚。西迪貝回憶說,自己幾年前與李克強初次見面時,希望中國做到三點:避免注射藥物感染、避免新生嬰兒感染、政府加大對防艾社會組織的支援。這次來中國,他驚喜地發現,李克強領導的中國政府實現了上述目標,三點都得到顯著改善。

  不過,總理本人對這一成績似乎並不滿足。他說,儘管中國政府對於防治艾滋病、關愛艾滋病人高度重視,也會繼續加大工作支援力度。但他同時也向西迪貝提出幾項具體要求:希望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全球基金繼續向中國防艾工作提供經驗支援,希望在利用防艾的二線、三線藥品方面給予中國支援,讓那些產生耐藥性的病人得到更有效的治療。

  在與克拉克會見時,李克強也表達了相同的態度:希望聯合國給予更多支援。

  “我們認為,發展特別是減貧,仍然是全球面臨的最重要的目標。”他說,“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十分繁重的減貧任務,中國將繼續加大減貧工作的力度,我們也願意和UND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這方面加強合作。”

  作為負責任大國,分享“中國經驗”,承擔國際責任

  事實上,李克強能在百忙之中會見兩位聯合國副秘書長,不僅顯示了對來訪客人的善意,同時也展示出一種全球視野和所擔負的國際責任。會見克拉克時,李克強說,在聯合國成立70週年和UNGP成立35週年之際,人類應該更好地審視全球發展,尤其是減貧問題。

  “我認為,聯合國千年目標所延續的精神應當繼續發揚,減貧仍然應當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他說,“通過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和經驗共用,使減貧在未來10到20年中取得長足進展,使全球發展能夠在平衡基礎上積極推進,這樣才會更可持續。”

  克拉克說,中國在發展尤其是減貧方面,為聯合國千年計劃做出的貢獻足以令世界矚目。她說:“中國讓幾億人擺脫了貧困的束縛,因此我們現在有必要分享中國的發展經驗,供其他發展中國家參考借鑒。”

  來自非洲國家馬利的西迪貝,在會見中特別感謝中國對非洲抗擊埃博拉所提供的幫助。李克強說,中國派出醫療人員到抗擊埃博拉病毒的一線去,不僅為了治療病人,也是為了培訓更多當地的醫務人員。

  “這既是盡中國的國際責任,鞏固中國與非洲人民的友誼,也向全世界顯示,解決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各國的共同努力。”李克強說,“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國家,願意與聯合國、與世界各國一道,攜手共同應對各類公共衛生挑戰。”

  新京報特約記者 付聰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