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八日,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僑鄉石獅人延續閩臺對渡文化習俗,舉辦第二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成為兩岸人民交融情誼的獨特方式。圖為精彩刺激的海上潑水活動。 中新社發 傅丹丹 攝
圖為參加海上潑水的漁船高舉“汶川加油”的旗幟,願吉祥的水花給災區人民帶來平安。 中新社發 傅丹丹 攝
中新社石獅六月九日電 題:全球僅有的“海上潑水”習俗 見證閩臺商貿對渡歷史
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 黃瑤瑛
每年的端午節,在閩南石獅的蚶江海邊,都會上演“海上潑水”的節慶好戲,來自遠近鄉里的漁家和海岸彼岸的鄉親,駕著各式各樣的小船,在海上競舟潑水,追逐嬉鬧。人們將潑出的水視為“幸福水”、“吉祥水”,讓此水淋個透,寓可消災驅邪,以求吉祥興旺,航海平安。
明清時期,石獅蚶江是中國大陸與臺灣通航通商的中心碼頭。乾隆四十九年(西元一七八四年),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海防官署,統轄當時泉州一府五縣的對台貿易,蚶江成為大陸對臺通商的中心碼頭。
建於清嘉慶十一年(一八O六年)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俗稱的“對渡碑”記載:“蚶江為泉州總口,與臺灣鹿仔港對渡,大小商漁,往來利涉。其視鹿仔港直戶庭耳。利之所在,群趨若鶩……” 當時,蚶江有從事兩岸貿易的行郊商號百餘家,對渡船隻三百餘艘,兩岸的海上貿易繁榮興盛。
每逢端午節,兩岸對渡的船隻都要在蚶江海邊追逐潑水,以這種歡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誼,並祈求平安興旺。“海上潑水”的習俗由此產生並代代相傳。
二百多年來,不管兩岸關係如何變遷,石獅蚶江的海上潑水習俗卻在民間傳承了下來,成為與“對渡碑”一起見證兩岸繁華的商貿對渡史的珍貴文化遺產。
近年來,大陸的政府文化部門高度關注這一民間習俗,致力挖掘和保護好這一文化遺產。如今,以蚶江“海上潑水”習俗為核心的閩臺對渡文化習俗,已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二OO七年開始,每年的端午節,都在蚶江舉辦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此舉引來了臺灣同胞的極大關注和熱情參與。已成功舉辦的兩屆,都有龐大的臺灣參訪團參與其中的所有活動,並有可能以後的節慶時,延伸到兩岸同步舉行該活動。
讓人最為欣喜的是,昔日與臺灣鹿港對渡的蚶江港口,如今已建成了國家一類口岸石湖港,萬噸集裝箱貨輪往返於世界各地,兩岸“三通”後,又將是最便捷的“對渡”碼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