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10月26日電(記者李寒芳 苑堅)“雖然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展望未來,代表兩岸合作的這部車子要能繼續行穩致遠,仍有賴於雙方持續釋出善意,深化兩岸合作機制的廣度與深度。”臺灣醒吾技術學院講座教授周添城26日在此間作上述表示。
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09年度兩岸關係研討會26日在四川成都舉行。其中,“構建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的議題引發了兩岸人士的強烈共鳴。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說,最近一年多以來,兩岸經濟關係加速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正在初步實現,為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由願景變為現實奠定了良好基礎。
大陸研究機構日前公佈了“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研究報告”。該報告的重要參與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劉雪琴表示,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將有利於在現有基礎上全面深化與拓展兩岸經濟合作,促進兩岸加快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
“‘三通’基本實現後,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擴大出現了新形勢,但也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問題。”張冠華說。
學者們所關注的問題包括:兩岸“三通”如何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如何更有效地執行、落實兩岸已簽署和正在協商的一系列協議;如何加強對雙方投資的保護;隨著兩岸文化創意等服務業交流與合作的加快進行,如何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如何對兩岸有差異的有關政策、法律法規進行協調、修訂等。
“兩岸需要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平臺、合作機制以及制度化安排來加以應對。”張冠華說。此外,在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相關協議的簽訂和落實、執行過程中能夠不斷建立和累積互信,加快擴大兩岸民眾的共同經濟利益,從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和基礎。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