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為期兩天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在臺北開幕。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十三日電 (記者 黃少華 李佳佳)為期兩天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十三日在臺北開幕。由於一百一十多位兩岸與會學者中,有多位接近兩岸決策核心的重量級智囊學者,而探討的是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涉外事務等領域的諸多敏感議題,研討會廣受媒體關注。
研討會由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主辦,主題是“借鏡、創新、傳承、前瞻”。大陸有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馬振崗,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名譽會長李際均、研究員潘振強,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文濤,以及余克禮、張冠華、何傳啟、張海鵬、張頤武、王振民、殷存毅、徐博東、黃嘉樹、倪永傑、楊潔勉、劉國深、鄧利娟等知名專家學者二十八人。
臺灣則有包括臺灣大學副校長包宗和,中研院院士于宗先,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照、經濟係特聘教授林祖嘉,臺灣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傅應川,以及吳玉山、林谷芳、胡為真、楊渡、趙春山、邵宗海、張五嶽、張亞中、陳一新、楊泰順、楊開煌、陳明通、童振源、蘭寧利、帥化民等八十余知名專家學者。
鄭必堅在開幕主題演講中說,六十年來,兩岸走過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就大陸來說,這是歷經艱辛探索而開創出一條全新發展道路的六十年;而臺灣同胞通過辛勤努力,也創造了躋身於“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跡,值得所有中華兒女驕傲。
他表示,兩岸長期以來不同的發展道路出現全新的交集,面臨著匯聚到實現民族振興的共同大道上來的重要契機,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兩岸關係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他指出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與發展和現代化,是真正代表中華民族的兩大歷史性追求,投身並致力於這兩大追求的,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和有前途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僅符合 海峽兩岸中國人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於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曾任臺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陳長文、邱進益、焦仁和也到會。陳長文演講表示兩岸必須避免戰爭,創造和平繁榮,追求最大公倍數。
臺灣大學前校長孫震則指出,在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和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當今,兩岸是維持分離而敗,還是合作雙贏,道理很清楚。
下午,與會兩岸學者分為政治、經濟、文化、綜合組討論,主題包括加強兩岸政治互信、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兩岸共同發揚中華文化及兩岸涉外事務探討。
明天上午的分組討論主題則分別為促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促進兩岸金融合作、兩岸合作發展文化產業和促進兩岸安全事務交流;下午,研討會在綜合座談後閉幕。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