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11月24日電(記者陳斌華 應堅)第六屆海峽兩岸資訊產業技術標準論壇24日在臺北開幕。兩岸與會者將在TD-SCDMA及演進技術、IPTV和互動媒體、半導體照明、移動存儲等7個專業領域開展深入、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
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婁勤儉在會上表示,兩岸資訊產業應在全球競爭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加強針對性的規劃和引導,加強產業政策的對接,逐步使兩岸資訊產業合作有規劃指導、有政策支援、有產學研共同參與,充分發揮資源整合的最佳效益,創建互利共贏新格局。
論壇由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與臺灣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聯合舉辦。婁勤儉以大陸兩家主辦單位名譽理事長的名義在會上發表演講時作上述表示。
婁勤儉就構建兩岸資訊產業互利雙贏新格局提出四點倡議:第一,加強溝通,奠定兩岸資訊產業新型合作的基礎。以更積極開放的心態,建立緊密的溝通合作機制,推進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對接,使合作既順應大陸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也適合臺灣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求。他表示,我們將繼續支援臺資企業參與電子資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涉及的項目。
第二,突出重點,提升資訊產業關鍵領域的合作水準。針對新的市場需求,共同開發新技術,共同支援制定技術標準,深化在TD、數字音視頻、半導體照明、移動存儲、綠色製造等領域的合作,積極拓展在整合電路、平板顯示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合作。
第三,強化支撐,發揮技術創新對產業合作的基礎作用。促進兩岸企業共同建立研發中心,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機制。支援兩岸產業園區間加強合作,促進技術的升值,合作開發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的產品。共同開拓國際市場。支援行業協會進一步發揮作用,牽線搭橋,提供商機。
第四,攜手互助,共同謀劃後危機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可以選擇下一代網際網路、傳感網、雲計算、無線城市應用,以及低碳環保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作為合作的新方向。推進在生產性服務業,特別是軟體和資訊服務、現代物流等領域的合作,促進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通過新興產業的協同發展,提升兩岸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地位。
談及深化兩岸資訊技術標準合作時,婁勤儉表示,在TD-SCDMA及演進技術領域,建議在以往研發和產業化合作基礎上,繼續完善在臺灣建設的TD試驗網,同時開展LTE演進技術的交流,推動無線城市等應用標準合作;在平板顯示領域,可以進一步加強在技術研發、配套產業發展、高世代生產線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共同開展OLED等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研發;在綠色能源領域,可以共同開展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標準的研究,推動規模化應用;在IPTV和互動媒體領域,可以就互動媒體的發展環境進行交流,推動網路遊戲等版權保護,加快推動IPTV標準的應用和產業化;繼續加強標準論壇的機制建設,進一步發揮標準論壇對產業發展的催化作用,推動技術研發、投資合作、品質評價、市場採購、渠道共用、品牌推廣等方面的合作。
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黃重球也在論壇開幕式上作了專題演講。
海峽兩岸的資訊產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各方面人士共500余人參加了這一為期兩天的會議。兩岸資訊產業技術標準論壇此前4年已在北京、臺北、南京、重慶共舉辦了5屆,取得了百餘項共識並逐步得到落實,已經成為兩岸資訊產業在技術、標準、產品等各個方面合作的重要平臺。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