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11月27日電(記者 陳斌華 應堅)“根與魂——中華非物質文化大展”27日下午在臺北登場,以圖文、實物、絕活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屬於中華民族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最令人動容、令人驕傲、令人震撼”的韻味,讓首日入場參觀的臺灣民眾嘆為觀止。
展覽有來自大陸的20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曲藝、傳統體育、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及民俗等。其中有多項彌足珍貴的展品,如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演出《太真外傳》時所穿的戲衣、做工精巧的萬工轎、罕見的潮州鐵枝木偶和阿炳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原音。現場展示的藏族唐卡、雲錦織機、苗繡、泉州提線木偶和泰山皮影戲等,同樣吸引了大批臺灣觀眾。
文化部副部長、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趙少華在開幕式上表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兩岸共同的傳承和共鳴,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是中華文化的根與魂。我們要滋養中華文化的“根”,持守中華文化的“魂”,讓中華文化生生不息,代代傳承。
大展是中華文化聯誼會、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的“守望精神家園——第一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的重頭活動之一。遺產月于11月7日開幕,“國風——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先期在臺北、臺中舉行,讓臺灣觀眾驚艷不已。除了演出、展覽,遺產月期間還將舉行“保護·傳承·弘揚——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這一活動是兩岸開放交流以來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交流活動。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