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位兩岸青年學者24日齊聚北京,共同探討中華文化的弘揚之道。他們或強調多元性或側重主體性,或突出目標效果或注重交流過程,談歷史也說現實,為兩岸文化交流注入新的元素。青年學者們指出,進一步推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將獲得新動力。
作為全國臺灣研究會搭建的重要學術平臺,第2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當天舉辦。來自兩岸多家高校和學術研究單位的青年學者們積極爭取發言機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激蕩出許多真知灼見和新思維。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助理李鵬表示,以中華文化的傳統來維繫兩岸同胞的情感,以文化的整合來鞏固兩岸在經濟、社會、政治領域已有的成果,推動它們向“共同體”的組織形式發展。只有這樣,兩岸命運共同體才不僅僅只是一種“家的感覺”,更是實實在在承載兩岸人民情感和利益的實體。
軍事科學院臺海軍事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光煒指出,雖然海峽兩岸存在著不同的歷史條件與社會環境,經歷了長期的分隔與對峙,使得兩岸文化在發展形態上出現若干差異,但並沒有根本上改變兩岸文化同源共本的性質。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傳承與發展應是兩岸文化交流的核心,兩岸青年則要做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生力軍,大力推進兩岸文化交流邁向機制化。
臺灣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陳淑敏提出,中華文化是兩岸的共同語言,但兩岸還需要走得更親近些。兩岸文化交流要更多注重普通基層民眾。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省情研究中所所長李濤則建議,當前兩岸共同面對文化多元化挑戰時,應當思考1949年兩岸大遷徙時代那些去臺知識分子、文化人的堅守和傳承,為兩岸文化臍帶的永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內核。
臺灣政治大學國發所博士林政緯則提醒兩岸文化交流要注重不同年齡的適宜形式,如歌曲較為13至30歲間年齡段所接受;而親情、溫情和愛情的主題則是民間喜愛的題材。
孫中山基金會副研究員熊席麟認為,孫中山先生傳承傳統文化中“大同”社會的理想,形成了和平匡世思想。當今兩岸和平發展的實現就是孫中山先生和平匡世思想在海峽兩岸具體落實的光輝範例。大陸把兩岸和平發展作為一種大戰略提出,實際上是著眼于更高層次的國家發展與民族振興。
明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有青年學者提出,辛亥革命的核心價值就是共和,兩岸要多尋找核心價值的共同基點。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講師鄭振清則認為,中華文化是兩岸最大公約數,儒家文化在兩岸有共通性,應多弘揚。
臺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吳慶(火+亙)從建構臺灣文化生活圈探討兩岸文化生活圈的共榮發展。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鄒宇澤則以晏陽、梁漱溟和臺灣儒商洪武雄在農村推廣儒學的成功範例,暢談兩岸共建儒學文化生態村的構想。
臺灣臺南昆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范盛保說,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容否認。但很多時候有個誤區是站在漢民族談中華文化,不能忽略文化的多元性。
吳慶(火+亙)則認為,兩岸文化交流不要強調差異性,文化是長久的習慣養成,一定要建立在認同、信賴上。李鵬:沒有必要把多元文化與主流文化對立起來。兩岸文化交流要求同存異,將心比心,臺灣不要過多地強調“異”,大陸也不必過分強調“同”。
學者們同意,中華文化具有多元一體,連續性、包容性特點,與和諧內涵。如何重建“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聯結,是兩岸今後文化交流的一個重點。中華文化要快樂繁榮,兩岸一起來共構。 (記者 黃少華)
[ 責任編輯:王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