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10台商品牌策略論壇”第二場在臺北登場,距離今年3月舉辦的首場論壇僅僅2個月。臺商品牌策略論壇短期內連續召開的背後,是大陸臺商謀求轉型,急欲在大陸發展自有品牌的期待。
大有可為
據媒體報道,參加論壇的島內專家學者和工商界人士指出,大陸市場廣闊,臺灣品牌在大陸開疆辟土將大有可為。
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表示,大陸奢侈品消費不斷增長,全世界品牌都在關注大陸市場的巨大商機。臺灣連鎖餐飲業、幼教機構、保健行業、阿里山高山茶業等在大陸發展有商機,大有可為。
兩岸咖啡食品集團董事長楊進發則介紹了西進大陸的成功經驗。2003年“兩岸咖啡”在大陸成立,迄今已有超過500家門店。楊進發表示,“兩岸咖啡”預計10年內完成5000家門店的連鎖計劃並實現上市。
永和豆漿、兩岸咖啡、康師傅、達芙妮等許多臺灣品牌以連鎖形式進入大陸都取得了成功。有統計顯示,臺灣連鎖品牌已進駐大陸300多個城市,從商業中心到社區街道,隨處可見臺灣連鎖品牌身影。
有媒體評論,臺灣連鎖品牌已經成為服務大陸民眾生活的主角,進入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各個領域。
靠品牌再生
目前,獲得成功的臺灣連鎖品牌集中于餐飲、服務等行業。對於廣大傳統臺企,品牌經營尚且陌生。
傳統登陸臺商大多經營製造業,依靠大陸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主營代工出口。2008年,大陸出臺《勞動合同法》,原材料價格也持續上漲,臺企營運成本大幅上升。全球金融危機大幅縮減訂單,對廣大臺商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春榮說,經歷過金融風暴後,經營加工出口的臺商覺醒了,知道必須逐步將市場重點轉向大陸內需市場。
葉春榮還指出,臺商們認識到,大陸消費市場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無論大城市還是農村,消費者都很重視品牌。
轉型成為眾多臺商的思考重點,相應的,品牌經營也伴隨轉型成為話題。
除規劃建構自有品牌,據島內媒體報道,現在許多臺商還將投資眼光放在加盟服務業,積極爭取代理臺灣知名品牌連鎖店進入大陸,“利用別人的錢壯大自己”。
需要幫扶
品牌經營與臺商原本擅長的製造業畢竟不同,走在“轉型升級”這條道路上,很多臺商備感艱辛。
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春榮向媒體表示,企業固然知道應該將市場重點轉向大陸市場,這裡的消費者很重視品牌,但是東莞的臺企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想要轉做內銷,既沒錢也沒經驗,更沒有品牌。
面對臺企困難,大陸伸出援手。在廣東、福建等臺資企業密集的省市,地方政府會同當地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了解企業具體困難,在資金、資訊和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援。
以東莞市為例,4月22日至25日,“2010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在東莞舉辦。東莞市副市長江淩表示,臺灣名品博覽會邀請的並非都是有自主品牌的企業。為了讓沒有自主品牌的製造企業逐步打開內銷市場,展會主辦方邀請了沃爾瑪等大型採購商。這些大超市自己擁有品牌,可以通過貼牌合作的方式,幫助還沒有品牌的臺商走內銷。
正在商談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也為臺灣品牌發展提供保障。前臺灣“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說,臺灣品牌是臺灣的軟實力,ECFA中保障智慧財產權的部分,將與產創條例的獎勵和補助措施一起,協助臺灣知名品牌發展。
[ 責任編輯:高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