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經濟觀察:後ECFA時代臺商積極“北上西進”

2010年08月24日 12:4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ECFA簽訂後,將是兩岸大交流的一個新開端。大陸有潛力巨大的市場,臺灣有較為先進的科技和管理制度,互助互補將為兩岸產生雙贏局面。”臺灣大學經濟係教授林建甫說。

  他認為,內陸地區人口眾多,這既是臺資的商機,同時臺資的引進又可以為當地解決人員就業等諸多難題,這也正是簽訂ECFA的目的之一。

  內地的官員們在發展地方經濟、增加就業的指導方針下,主觀上也極力想吸收臺資。據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介紹,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與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合作,進行官員培訓工作。河北磁縣還專門選送一批地方經貿幹部到清華大學培訓,甚至對招商談判的過程都進行了細緻的培訓。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不少臺商認為,內陸人情溫馨,群眾勤勞樸素,這也是吸引他們前來的重要人文因素。

  儘管臺商西進、北上的趨勢已經顯現,但現在稱轉型完成還言之尚早。參加首屆兩岸中小企業發展論壇的臺商沈柏全坦言,其實現在很多臺資企業對內陸地區並不是非常了解,只是先行試水探路,真正大規模的實質性合作恐怕還要假以時日。

  隨著大陸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一些高污染高耗能臺資企業如何在北上西進過程中順利轉型仍是問號。而一些臺商對內陸地區行政工作效率以及大市場環境也並非完全放心。(記者 朱峰 林甦 王炳美)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