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陽光,清新的空氣,濃濃的人情味,熱烈的高粱酒。”在昨天的招商推介會上,金門縣長李沃士向記者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騎著腳踏車、跑跑步、走路到海邊三五分鐘,一點都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在這樣的島上度假兩三天,舒服而愜意。
定位為“國際觀光休閒島”的金門,在李沃士眼中,是農村的最佳典範,而金門和廈門,門對門的優勢,則需要創造不同的城市風格,以便城市互補、角色互換。“廈門的碼頭、機場等設施,都做得非常好,我們相對就可以不要搞這麼大的機場。”李沃士說,“另外,廈門的會展中心,每年都有幾百萬的會議人口,金門也可以好好利用這部分資源。”
在李沃士看來,廈金兩個地方,可以用“分享”的概念,讓大家“來了廈門就會想到金門,到了金門也會想到廈門走一走”。李沃士舉了個例子,比如金門可以發展精緻休閒農業觀光,走小而精、小而美、藝術化、輕鬆的道路。“我們現在也在發展醫療美容養生這一塊,一方面,這塊臺灣已經做得很完善,另一方面,金門的整體環境非常適合。”
不僅在城市定位可以實現互補,在行業中“兩門”也有許多合作空間。李沃士舉了個例子,前不久,國際遊艇帆船展覽會在五緣灣舉行,臺灣遊艇首度直航來廈。“現在廈門遊艇業開始蓬勃發展,金門也可以考慮做好相應的配套措施,比如設立停靠站等,讓兩岸遊艇直航更順暢。”李沃士表示,兩岸遊艇直航現在雖然只是初露端倪,還有許多手續要辦理,但“個案可以走,就代表沒問題,許多個案集結起來,就能慢慢變成常態化了”。
金門可以作為大陸通往臺灣的轉机站,廈門也能成為臺灣通向大陸的轉運站。李沃士表示,“兩門”地理環境上的相似,讓彼此有更多互補合作空間,“這樣有來有往,相信‘兩門’會走得更親、更緊”。(海峽導報;記者 蘭文 林江琳)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