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中國湘繡之鄉”長沙沙坪鎮的一家湘繡工區內,繡師正對照《富春山居圖》合併卷全圖複製件專注刺繡。中新社發 鄧霞 攝
分別存放于海峽兩岸的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殘卷,即將通過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湘繡完成“合璧”。湘繡合併卷繡成後擬捐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參加今年6月在臺灣舉行的《富春山居圖》兩地真跡聯合展覽。
湘繡《富春山居圖》由湖南省沙坪湘繡博物館力邀數名湘繡專家和天利湘繡公司的20多位刺繡大師按原圖1︰1的比例繡制。經過近五個月的創作,這幅長達10.08米的湘繡合併卷已基本完工,20日左右即可在長沙封針。
記者15日走訪這家湘繡公司看到,湘繡工作室內,刺繡師們在長達13米的繡棚前一字排開,正對照《富春山居圖》合併卷全圖複製件專注繡制。
據沙坪湘繡博物館館長毛勇臻介紹說,繡制《富春山居圖》湘繡合併卷的想法,來源於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0年,溫總理在全國“兩會”上談起《富春山居圖》時表示,希望兩幅畫能合成一整幅,並用“畫是如此,人何以堪”來暗喻兩岸分合。
繡研組組長、湖南省文博專家魏明表示,該幅湘繡合併卷的難點在於繡線的配色,“不僅要用黑、灰、白三個大色階的繡線達到水墨畫‘墨分五色’的藝術效果,還要用不同紅色的繡線體現原畫上60多方名人印章的深淺、清晰程度。”
具有660年曆史的《富春山居圖》為元代四大家之首黃公望的傳世畫作,在流傳過程中因遭火劫而分為兩段,前段“剩山圖”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後半段“無用師卷”1948年底被運到臺灣後,一直館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記者 鄧霞)
[ 責任編輯:楊雲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