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和統會高級顧問印鐵林先生認為,“文化民族主義”是一種積極的思想體系,可成為中國人民的信仰,因此可發展成為民族行為的力量,也就是一種偉大國家與民族事業所必需的動力。
以下是印鐵林先生在香港“中評社”撰文《兩岸和平統一的文化動力:文化民族主義》的摘編:
(一)兩岸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關係──和平發展會自動走向和平統一嗎?
臺海兩岸幾十年來,在探親、旅遊、經貿等等均不斷地穩步發展,尤其在經濟貿易投資等方面,更是人所共見。臺灣的貿易出超,多年來已經完全由對大陸貿易的一面倒的贏利而支援,臺商投資大陸更已多成為大企業家,親朋家屬定居大陸者已有百數十萬人。尤其近兩年國民黨在臺灣重新執政,大三通已經實現,更上層樓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也已經簽定並實施。兩岸經貿關係可以說已經無比親密,臺灣得大陸之經濟利益也是既久且大了。然而我們看看臺灣對兩岸政治方面,“亦即國家統一方面的民意變化如何呢?”
多年來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增加,“臺灣民調顯示出自認為是中國人,贊成兩岸統一的人基本上穩步下降”。尤其在ECFA簽定後,基於臺灣《聯合報》之民調,則贊成統一的人更創新低。這就說明瞭一個經貿與國家統一層面的關係,其實在理論上應該也是顯而易見的。 筆者多年來一向認為二者的關係是這樣的:國家認同、國家統一與經貿關係、物質利益是不同層次的事物,是不同本質的事物。經濟利益可以左右、影響利益獲得者的態度,然而只能在務必面臨非此即彼的選擇時刻,方能產生影響。然而兩岸情況如今並非如此。二者基本上是不同本質的東西,衡之於人類歷史,更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關係的本質。
(二)和平統一需要國家與民族的認同感與兩種動力──文化的動力與政臺戰略上的動力
(1)文化的動力是和平統一最根本的動力。文化的動力是指人民所共同具有思想上與理想上所發生的力量,亦是中國傳統文化上所說的“道”。有了“道”,人民才有思想、信仰、方向,因此才產生力量,沒有“道”則人民沒有了思想,信仰與方向,則社會人心必然喚散,只能在物質慾望,生理享樂方面浮沉,不可能在政治上、兩岸的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高層次的理想上,產生力量,此故言,“文化的動力是和平統一的根本動力”。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