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瓊海長坡鎮歐村的文源養殖場,“二代臺農”李承城告訴記者,父親李文源1989年從高雄來到此地,在一片灘塗上挖建出400多畝水面,引海水養殖對蝦和石斑魚。“如今父親把養殖場交我打理,考慮到自己大面積養殖風險大,就將漁場進行‘切割’,進行標準化改造,然後租給當地養殖戶,我負責提供水、電、農技、協調銷售等服務”,“一直希望不做‘大路貨’,而打市場的‘時間差’,當下海南島成為全國的種苗基地,我們就養殖一種‘豐年蝦’,專給魚苗提供飼料,一個池子月入上萬,養了六七十個池。”
臺商蔡崇瑞看到近年海南農業快速發展,農產品儲存流通需求大,就成立了一家海南傑運冷凍有限公司,在離海口深水港不遠的港澄邁縣白蓮鎮,徵地70畝投資五六千萬元,引進先進的臺灣技術設備,建造了目前海南最大的專一食品物流冷庫。一、二期工程已建造兩個1萬噸冷庫,提供2萬個標準櫃位,可以提供零上4℃至零下22℃的冷凍服務,服務於瓊北地區30多家水產加工企業。
海南省臺辦副主任劉耿表示,臺資農業已經成為兩島經貿往來的重要領域,省政府注意到臺資農業近年的轉軌情況,積極服務於臺商在土地、金融等方面的關切。(記者 關向東)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