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文化創意發展迅速 文創合作成兩岸共同話題

2011年07月29日 10: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北京前門的臺灣街,電音三太子踩街的創意著實為臺灣街帶來了很大的人氣。“這種特色的東西在大陸民眾看來很新奇,三太子憨態可掬,能跳會扭,自然讓人耳目一新。但是這還不夠。”王義勇說,傳播臺灣文化不是靠說的,而是靠實際體驗的。“我們最近將實施一個新計劃,‘我當導演我做演員’,邀請大陸民眾報名體驗拍戲的樂趣。我們會邀請臺灣方面的導演、造型等人來這裡,看看臺灣的拍攝流程,這也是臺灣文化的一個有趣體現。”

  “文化創意要更貼近百姓,才能掙到錢。您說呢?”王義勇笑著說。

  差異在何處?

  在海峽兩岸,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處於領先地位。那麼,兩岸的創意發展差異在哪?

  在華陶窯執行長陳育平看來,兩岸文創產業差異就是“時間差”。“臺灣的創意環境只贏在‘起跑點’,一旦大陸加快速度學習吸收創新,或許會超越臺灣。”

  從1995年開始,臺灣便提出“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想法,2002年,臺灣正式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政策發展方向,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大步前進,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文化創意型企業。去年年底,臺灣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設立文創研究院,投下330億元新台幣。

  王義勇這樣看兩岸文創產業的差異。“以藝術家為例,大陸的藝術家不會包裝自己,不會賺錢,或者說賺的都是小錢。臺灣的藝術家相對來說更會包裝和行銷。”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