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第四屆海峽新聞出版業發展論壇”在廈門舉辦。兩岸的出版業合作長期以來受人關注,適逢大陸和平崛起,兩岸攜手提升中華文化競爭力,也就成為了兩岸出版業交流合作的題中之意。作為海峽論壇重要活動之一的海峽出版業論壇,今年已經舉辦到第四屆。提升中華文化“紙上競爭力”的壓力與動力,對兩岸出版業界而言,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要大。兩岸出版業優勢互補,堪稱天然“盟軍”。華文出版要實現“走出去”的目標,兩岸攜手幾乎是水到渠成的選擇。
6300萬的臺灣 6731萬的大陸
作為兩岸出版貿易的實驗區,閩臺出版物貿易可謂興盛不衰。但是,大陸出版業要想在“走出去”的策略中走得更遠,兩岸間的出版貿易顯然遠遠不夠。兩岸出版貿易除了像閩臺間的這種交流外,更需要的是攜起手來一致對外,讓華文出版揚帆遠航。在解釋這種攜手合作重要性的時候,大陸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列舉了一組數字。“2010年,臺灣圖書出口總額約為6300萬美元;而直到2011年,大陸圖書出口總額只有6731萬美元。”臺灣與大陸經濟體量懸殊,兩岸出版物出口貿易總額卻如此相近。臺灣出版業“小而強”特色中蘊含的動力,對大陸而言借鑒意義頗大。
兩岸出版業各有所需
兩岸出版業合作“走出去”的思路一經提出,就得到兩岸業界人士的高度認可。個中緣由,除了提升中華文化競爭力的使命與目標外,也與兩岸出版業的行業生態頗有關係。在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恩泉看來,隨著大陸出版行業的發展與壯大,對臺灣出版業可謂危機與轉機並存。“大陸目前的出版品種、圖書總印數、日報總發行量都已躍居世界第一。這個訊息對臺灣出版業來說,如果不能借此機會與大陸攜手合作,那麼臺灣出版業反而會提早成為‘出版慘業’。”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