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貨幣管理機構31日簽署《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雙方同意以備忘錄確定的原則和合作架構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雙方認可備忘錄生效之日即表明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正式建立,並將在後續合作中不斷完善該機制。這標誌著兩岸各界期盼已久的“金融直航”時代來臨。
依據備忘錄,雙方同意各自選擇一家貨幣清算機構為對方開展本方貨幣業務提供結算及清算服務,貨幣清算機構可依照兩岸相關監管法規辦理兩岸貨幣的現鈔調運。雙方同意兩岸貨幣用於商品、服務和投資等經貿活動的結算與支付,兩岸金融機構可互開相應幣種代理賬戶辦理多種形式結算業務,也可辦理雙方法規許可的其他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指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為實現兩岸貿易和投資使用本幣結算掃除了障礙,有助降低兩岸民眾和企業在匯款、貿易和投資等方面的交易和結算成本,減少匯率風險,為兩岸經貿往來提供便利。臺灣人民幣業務的開放與發展也將為臺灣金融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拓寬臺灣民眾和企業的投資領域。
2009年4月,兩岸簽署了金融合作協議,其後又針對銀行、證券、保險業分別建立了監管合作機制。但由於兩岸缺少貨幣直接清算機制,結算與支付大都通過美元、港幣等,兩次匯兌造成了龐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兩岸業界與民眾對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要求一直非常迫切。
臺灣貨幣管理機構負責人彭淮南說,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不但落實了“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也是兩岸貨幣管理機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目前雙方已積極進行相關準備工作,希望能使貨幣清算機制及早實質運作。
國務院臺辦對備忘錄的簽署表示歡迎。發言人楊毅當天說,這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形勢下,兩岸金融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對於實現兩岸經濟互利雙贏、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兩岸工商界人士對備忘錄的簽署均表示歡迎。“我盼望和呼籲多年的事情終於實現了,實在高興,這對於兩岸做生意當然是好處多多!”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說。
中化集團臺灣辦事處主任柯希霆說,目前美元持續走弱,兩岸企業從事貿易時採取美元計價並不合理,還要承擔匯率風險以及二次匯兌的手續費。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對於中化與其臺灣業務夥伴的貿易往來是重要利多。
“備忘錄的簽署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等協議的商談,奠定了更好的基礎。”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評論說。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據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介紹,大陸方面將從中國銀行臺北分行、交通銀行臺北分行中選擇一家擔任清算行。臺灣地區金融機構也可按照本地法規和市場因素開展人民幣業務,但如涉及人民幣資金進出大陸的,還需同時符合大陸的有關規定及要求。(記者陳鍵興 林甦 李寒芳 何自力)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