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最重要,但理念是支撐”--一位臺灣農民十年大陸“種地經”
“歡迎您來看我這個種地的。”不高的個頭、黝黑的皮膚、有力的大手,這位聽說記者要來拜訪而早早就在路口等候的老人,就是在廣西欽州一帶遠近聞名的臺灣種植能人賴忠治。
已經65歲的賴忠治精神矍鑠,體格健壯,和妻子一起住的房子不大,卻掩映在一片綠意中,四週都是他種植的各式花木果苗。剛坐下,老人就打開了話匣子。
10年前,作為臺灣南投縣一個花卉產銷班班長的賴忠治來到欽州,看中了當地的氣候和交通條件,決定就地發展亞熱帶水果種植,“孫中山先生說欽州會發展為南方大港,潛力很大,我當時去過好幾個地方,最後決定留在欽州了。”
2002年開始,在當地政府幫助下,賴忠治租了30畝地,開始引進臺灣的蔬菜瓜果品種進行種植,包括白玉苦瓜、絲瓜、小黃瓜、聖女小番茄等品種。賴忠治說,當時一些新品種大家都不認識,比如白玉苦瓜一個兩斤多,和當地的不一樣,很多人不認可,“後來我就送給一些朋友吃,知道這些品種的人逐漸多了,也覺得好吃,就都來買我的瓜果蔬菜了。”
[ 責任編輯:張曉靜 ]